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夹道乔松几度春,青青黛色四时新。
当时若尽荒郊种,万顷清阴更可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夹道乔松几度春,青青黛色四时新”两句,通过乔松常绿的形象,表达了时间流转与自然永恒的对比。乔松在春天里也能保持其特有的生机,显示出一种超越季节变化的生命力。而“青青黛色四时新”则是对这种永恒生的赞美,用黛色的墨绿形容乔松的颜色,既强调了它的常青,也表现了诗人对这份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接着,“当时若尽荒郊种,万顷清阴更可人”两句,则是诗人基于上述景物所生的田园理想。这里的“当时若尽”,表达了一种即刻行动的愿望,即希望能够立刻投身于这种自然之中去。通过“荒郊种”的字眼,传递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对世俗纷争的一种逃避。而“万顷清阴更可人”,则是对田园生活的美好预期,这里的“万顷”形容广阔无垠的土地,而“清阴”则是自然恩赐的宁静与凉爽,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样的环境有着深刻的情感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乔松和田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纯粹生活的心境。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颂,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流露,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无限向往。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记得年时入境来,老分阃寄惧非才。
今朝遂出洪都去,笑指故山真快哉。
去年来见荷初败,今岁归逢菊已残。
残菊败荷浑似我,纵馀芬馥岂堪观。
邦人送我说殷勤,自愧初无德及民。
若更踌躇不归去,猿惊鹤怨亦愁人。
老夫非是厌洪都,正恐沉迷失故吾。
纵使东湖花似锦,不如归对小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