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篇送杨中舍承家云南省墓

君不见昆明池,去京一万里。

山盘海曲在天上,日转星旋罗地底。

生神发秀千百年,太宰源流自兹始。

七岁辞家朝帝京,登台践斗荣身名。

水木更起丘原情,请帝帝遣中书行。

中书此行天子重,赤车驷马都人送。

岳楼昼锦湖光开,京口春帆江色动。

潇湘鼋鼍经水国,衡巫瘴疠云来黑。

铜柱标南问南纪,锦官城西指西域。

挥毫凭轼惊蛮夷,却似太宰中书时。

相如使蜀人同羡,迁史浮湘志自奇。

忆昔滇中为使者,黔公宴我滇山下。

酒罢曾弯壮士弓,赋成尚倚将军马。

今日看君万里归,山川草木倍光辉。

公卿礼数古来少,父子声名天下稀。

五华冈头日朝放,点苍山北云如障。

远游可乐须皂还,帝里亲闱两相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的《远游篇送杨中舍承家云南省墓》。诗中以昆明池的壮丽景象开篇,描绘了其远离京城的辽阔与神秘,暗示了杨中舍的远行之路。接着,诗人赞美了杨中舍的才华和仕途荣耀,以及他出使云南的经历,展现了其不凡的使命和功绩。

诗中穿插了丰富的地理意象,如岳楼、湖光、江色、潇湘、衡巫等地名,展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沿途的壮美。诗人通过杨中舍的回忆,回忆起自己当年出使滇中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和对历史的感慨。

最后,诗人祝愿杨中舍归乡后,山河草木因他的归来而增色,同时强调了家族荣誉和亲情的重要。结尾处的“远游可乐须皂还,帝里亲闱两相望”表达了对杨中舍早日回归家庭的期待,以及对家人团聚的深深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历史人物事迹的追忆,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收录诗词(1611)

何景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号:白坡
  • 籍贯:又号大复山
  • 生卒年:1483~1521

相关古诗词

裕州行

今年春夏雨不绝,黄河以南渐杀麦。

裕州城中十万家,自经寇盗惟黄沙。

名商大贾岁不集,新丝旧谷嗟何及。

郝侯五马天上来,褰帷露冕开风霾。

教农服田贾服贾,只有牛马无豺虎。

形式: 古风

石川子歌

石川之水,东流入东海。

涛雷赣雪几荡啮,白石烂烂色不改。

泰山嵯峨青石室,楼阁窈窕云雾密。

悬峰窗牖瞰海底,红轮倒影扶桑日。

波上三山渺安在,海灵冥冥现百怪。

蛟螭九首盘为梁,神仙万古长相待。

石川子,七年葺茅卧烟岛,餐藜被褐身怀宝。

海东隐沦见面难,地北潜夫著书早。

自从召起绾银章,常梦山中把瑶草。

白雨青萝昼自垂,沙风赤叶秋空扫。

京华相遇谪仙才,笑解金龟沽绿醅。

花边昔放双凫去,云里今骑一鹤来。

蒋琬元知非百里,李渤终为谏官起。

冥鸿逝鹄须尔期,天路云衢自兹始。

君不见鲁门海鸟本避灾,国人祀之反求福。

虽有钟鼓罗玉馔,惊鸣骇顾安能食。

男儿固要为龙蛇,胡为屈身终日随尘沙。

形式: 古风

杏林曲

君不见萧御医,何年种杏成杏林,霞蒸日烂开芳甸。

门庭垂实虎昼守,飞花九陌人人羡。

菊泉橘井俱仙灵,岂如万树春风散。

今皇御医皆不贱,麒麟绯袍常引见。

奉诏时翻本草经,承恩数锡仙桃宴。

君今一身官未尊,白头抱艺趋金门。

轻财重义世罕比,起死回生不自论。

林中有草金光映,服食可以延寿命。

萧君萧君进此药,令我皇帝万岁无疾病。

形式: 古风

周仪宾朝天歌

周君来从大梁发,摇鞭却指秦楼月。

燕山腊尽春未生,可怜裘马冲霜雪。

忆昨云霄谒帝关,春卿引见紫宸班。

天门九重罗虎豹,一月不得朝龙颜。

馆甥帝室恩数少,尚女王家礼非小。

中山更传闻乐对,陈王亦进通亲表。

伊昔梁王全盛时,车骑从官皆汉仪。

遣使常闻八珍送,入朝数赐飞龙骑。

百馀年间事势殊,诸侯出或乘驴车。

朱门宾从想冠剑,白头王孙行路衢。

君归为我一问讯,梁园赋客今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