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作客他乡,愁思满腹,虽归心似箭,然归期难卜,唯有在江边目断归舟,留连徘徊而已。
时已黄昏,烟霭四起,在山间弥漫,将树色吞没。黄昏的江面,放眼四顾,没有比那翻光倒影、绚烂多彩的晚霞,更引人注意了。
江面独鹤凌空飞过,成对的野鸭还在浪花中嬉戏。
傍晚凉意侵袭,我仍站在岸边不想离去,千里之外的故乡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注释

徙倚:徘徊。
凫:野鸭。
兹:现在。
无衣:没有衣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乡愁的画面,诗人在日暮时分怀念远方的家乡。开篇“客心愁日暮”表达了游子对归期的渴望和内心的忧伤,“徙倚空望归”则是他站在高处,向着故乡的方向凝望,情感深沉。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山间的迷雾与树木相互交织,江面上波光粼粼,反射着晚霞的余晖。这些画面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风光的感受,也映照出他内心的忧郁。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两句则是通过鸟儿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离愁。鹤在高空中孤独地飞过,而凫却成双成对地跃出水面,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心中的孤独感和对伴侣的渴望。

最后,“故乡千馀里”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兹夕寒无衣"则是实写诗人的困境,无衣以御寒冷,更增添了一份旅途中的孤苦与无依。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游子之愁和深切的乡愁。

收录诗词(115)

何逊(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诗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 字:仲言
  • 籍贯: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

相关古诗词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

湓城带湓水,湓水萦如带。

日夕望高城,耿耿青云外。

城中多宴赏,丝竹常繁会。

管声已流悦,弦声复凄切。

歌黛惨如愁,舞腰凝欲绝。

仲秋黄叶下,长风正骚屑。

早雁出云归,故燕辞檐别。

昼悲在异县,夜梦还洛汭。

洛汭何悠悠,起望登西楼。

的的帆向浦,团团月映洲。

谁能一羽化,轻举逐飞浮。

形式: 古风

王尚书瞻祖日诗

昱昱丹旐振,亭亭素盖立。

金铎欢已鸣,龙輀将复入。

华台日未徙,荒坟路行湿。

已矣将何如,宾驭皆洒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见征人分别诗

凄凄日暮时,亲宾俱伫立。

征人拔剑起,儿女牵衣泣。

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

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金谷宾游盛,青门冠盖多。

隔林望行幰,下阪听鸣珂。

于时春未歇,麦气始清和。

还入平原径,穷巷可张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