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亭

孟郊得野趣,野有真曜庐。

魏先得野趣,野有野堂居。

云间沈东氏,□草衣野夫。

东屯田可种,西壤水可渔。

门无索租吏,家有种树书。

野亭开草树,野具集朋徒。

试问朝市宅,传舍不须臾。

朝悬奉铁券,莫死已属镂。

始知野亭野,庙堂如不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野亭》,描绘了孟郊和魏先两位人物在野外自然环境中所享受到的闲适生活。诗中通过对比他们与世无争的野趣生活,与朝市宅邸的繁琐和官场束缚形成鲜明对照。

"孟郊得野趣,野有真曜庐",开篇即点出孟郊的隐逸之志,他的居所简朴却充满自然之光。接着提到魏先也有同样的野趣,他的住所名为“野堂居”,暗示其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云间沈东氏,□草衣野夫",沈东氏可能是指一位隐士,穿着草衣,过着简朴的田园生活。"东屯田可种,西壤水可渔",描述了他们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富有诗意。

"门无索租吏,家有种树书",表达了他们无需面对官府催租的烦恼,家中只有读书和种植的乐趣。"野亭开草树,野具集朋徒",他们在野亭中聚会朋友,享受自然与友情的温馨。

最后,诗人以"试问朝市宅,传舍不须臾"反问,将朝市的豪华宅邸与野外的简陋野亭进行对比,暗示庙堂之上繁复的礼仪和权谋,可能还不如这种简单而自由的野趣生活。

"朝悬奉铁券,莫死已属镂",进一步强调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即使拥有高位,也比不上野亭中的宁静。结尾处以"始知野亭野,庙堂如不如"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然与野趣的深深向往,以及对庙堂生活的质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野亭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权力的反思。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野雉词

野雉异兮家鸡,雉将雏兮栖栖。

嫁刘季兮逐季飞,不逐季兮季狐疑。

羽翼成兮两口苦无违。

形式: 乐府曲辞

隐君宅

隐君宅中区,心游入天境。

酌空引窊石,汲深出寒井。

檐花度吹香,池叶漏天影。

隐几鸣虚琴,悠然有真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梗]韵

鸿门会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

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

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馀。

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

军声十万振屋瓦,拔剑当人面如赭。

将军下马力拔山,气卷黄河酒中泻。

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

将军呼龙将客走,石破青天撞玉斗。

形式: 古风

黄金壕

黄金壕,七丈高。

帐前养子健如虎,虎行天下莫敢侮。

掷戟生狼心,杀贼非杀父。

脐光夜如漆,灯油金紫绷。

儿法不留,储金积谷将谁收?

可怜司徒座中咤,一死不赦高阳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