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怀》由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通过描绘漂泊的生活状态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联“浮家万里傍江干,两袖清风去住难”,开篇即以“浮家万里”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而“两袖清风”则暗示了其清贫的生活境遇。这两句不仅勾勒出诗人的生活场景,也暗含了对自由与束缚、去与留之间矛盾心理的探讨。
颔联“恋阙相如频作赋,思乡张翰独凭栏”,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和东晋文人张翰。司马相如以才华横溢著称,张翰则以归隐田园而闻名。这里表达了诗人既渴望施展才华,又难以割舍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颈联“关河岁暮风尘苦,鸿雁秋深雨雪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漂泊生涯中的艰辛与孤独。岁末的关山河谷,风尘仆仆,大雁南飞时的秋雨与严寒,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苦楚与外界环境的恶劣。
尾联“待盼春明催北上,又将仆仆走长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他期待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够回到北方,但最终还是要踏上前往长安的旅程,继续他的漂泊生活。这一联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映。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微妙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