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京口余文圻登蒜山憩清宁道院时春尽日(其一)

相携筇竹上晴空,木末遥遥磴道通。

铁瓮帆樯双屐下,佛狸城郭乱烟中。

运筹羽扇怀王佐,破敌长刀数霸功。

事业销沈山色在,底须吾辈别雌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余文圻一同登蒜山的情景,选择了晴朗的天空作为背景,他们手持筇竹杖,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山上的木末(树梢)和石阶小路遥遥可见,远处的京口城郭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历史的遗迹。

诗人借景抒怀,想象自己手执羽扇,如古代名将般运筹帷幄,有着辅佐明君的抱负,同时又提及破敌建功的壮举,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然而,他感慨历史的沧桑和个人事业的沉浮,山色依旧,人事已非,不禁质疑:在这山河变迁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胜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载体,寓言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体现了沈德潜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3)

沈德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 号:归愚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673~1769

相关古诗词

同京口余文圻登蒜山憩清宁道院时春尽日(其二)

峰颠突兀睇无垠,吴楚苍茫几点尘。

天地本来成逆旅,江山从古属闲身。

松门瘦石樵家路,瑶草金光道院春。

惭愧玉皇香案吏,阶前暂作扫花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喜晤张子永夫

钟鸣群动息,明月出峦岭。

疏林散浮烟,平莽接馀景。

并坐玩清光,虑澹无可屏。

人生几会合,况此良夜静。

因思后面难,转惜前别永。

坐久风露寒,空山孤鹤警。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登清凉山

蹑磴上烟丛,云木性所恋。

无风松自响,有涧路疑断。

兹山未峻极,祇齐蒋陵半。

清旷豁远目,指顾得壮观。

大江岷峨来,一气混澜汗。

群山龙蜿蜒,千里作屏翰。

城郭环螮蜺,烟火逾百万。

繁华江左雄,形胜天下冠。

六代等置棋,纷纷几龙战。真人起濠泗,创业区县。

考卜协地灵,定鼎属天眷。

末季煽腥氛,神器丧荒晏。

宫阙址已湮,兴替理可见。

事往迹恍惚,感来情凄惋。

惟有青山色,今古常不变。

形式: 古风

过学山园

闲园莽萧瑟,独游适亭午。

深林啼竹鸡,石梁窜松鼠。

旅葵长于人,藤花落如雨。

缅当断手年,经营阅寒暑。

虽非平泉庄,彷佛辋川墅。

文藻散荒烟,声华委黄土。

涧泉咽不流,似诉兴衰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