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涕泪看离棹,河山息战尘。
故乡成异域,归客作行人。
鲲海三更梦,鸥天万里春。
分明来路近,未信遽迷津。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的《送颂臣之台湾(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前往台湾时的情感与感慨。"涕泪看离棹"描绘了离别时的悲伤与不舍,泪水涟涟,目送船只远去;"河山息战尘"则寄托了对和平的期盼,希望战争的烽烟能够止息。"故乡成异域,归客作行人"揭示了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变化,以及友人远离家乡的漂泊感。"鲲海三更梦,鸥天万里春"通过梦境和广阔的自然景象,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祝福。最后两句"分明来路近,未信遽迷津"表达了诗人坚信友人虽然路途遥远,但终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不会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时局的忧虑。
不详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小别宁须惜,天涯叹此行。
家书沈远道,兵火脱馀生。
东渡龙无气,南飞鹊有声。
送君惟梦寐,同到刺桐城。
此去仍乡里,家山拥画鞍。
未颁新政令,犹见旧衣冠。
落日鸥盟改,寒云雁影单。
相逢翻一笑,已作汉人看。
漫作居夷想,何妨海且浮。
冠裳虾建国,金碧蜃嘘楼。
沦落怜交旧,迟回问钓游。
都将留恋意,扶泪上归舟。
残垒过南崁,孤城枕北江。
鬼雄多死别,人士半生降。
战气花间堞,夷歌柳外艭。
伤痍犹满目,愁煞倚篷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