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夏日余季瑛招饮绿净山房作

小宴神仙宅。坐苍茫、回廊曲折,高槐如幄。

海上荔支枝头杏,玉斗香斟云液。

爱雪藕、冰盘清洁。

卜筑山房成大隐,羡主人、潇洒能留客。

尽一日,花间酌。地偏心远无尘迹。

倒清樽、群贤咸集,骋怀游目。

西下夕阳云乍起,一霎电雷交作。

风过处、新凉如沐。

雨后沿阶芳草色,映冰绡雾縠衣裳碧。

归未晚,不须烛。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凉·夏日余季瑛招饮绿净山房作》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的作品,描绘了夏日午后在绿净山房与友人欢聚的情景。

首先,“小宴神仙宅”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将宴会地点比作神仙居住之所,暗示环境的清幽雅致。接着,“坐苍茫、回廊曲折,高槐如幄”几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展现了宴会场所的布局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回廊曲折,高大的槐树如同华盖,为宴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海上荔支枝头杏,玉斗香斟云液”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荔枝、杏子、玉斗(酒器)等元素融入其中,不仅描绘了宴席上的美食佳酿,更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精心款待与高雅品味。“爱雪藕、冰盘清洁”则进一步强调了宴席的精致与卫生,体现了主人对细节的注重。

“卜筑山房成大隐,羡主人、潇洒能留客”表达了对主人生活情趣的赞赏,以及对山房作为避世之所的向往。“尽一日,花间酌”则描绘了宴会的持续时间与氛围,宾客们在花丛中饮酒畅谈,享受着悠闲自在的时光。

“地偏心远无尘迹”一句,点明了绿净山房远离尘嚣的独特地理位置,强调了这里是一个心灵得以栖息的净土。“倒清樽、群贤咸集,骋怀游目”则描绘了宾主之间交流的场景,群贤汇聚,畅所欲言,视野开阔,心情愉悦。

“西下夕阳云乍起,一霎电雷交作”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渲染了宴会气氛的高潮,同时也预示着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即将结束。“风过处、新凉如沐”则描绘了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爽,仿佛洗去了身心的疲惫。“雨后沿阶芳草色,映冰绡雾縠衣裳碧”则是对雨后景色的赞美,绿草如茵,衣裳映衬着碧绿的雾气,充满了生机与美感。

最后,“归未晚,不须烛”表达了宴会虽已接近尾声,但宾客们仍不愿离去,主人也不急于点灯送客,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在绿净山房与友人欢聚的美好画面,展现了主人的高雅品味、深邃情感以及与宾客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作品。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意难忘.自题梅竹双清图

一径幽香。傍猗猗修竹,疏影扶将。

横斜深院宇,冷艳小池塘。才雪后,乍芬芳。

尽无语持觞。向夜阑、巡檐索句,特费思量。

相思难话衷肠。想佳人空谷,一样情伤。

帘栊灯黯淡,篱落月昏黄。多少事,意难忘。

似不自禁当。更怕他、新愁旧梦,虚度年光。

形式: 词牌: 意难忘

碧芙蓉.雨后由三官殿同云林、纫兰过尺五庄看荷花作

一带小红桥,同倚画栏,池面荷靓。

飐飐芦梢,立蜻蜓不定。

新雨过、琼珠万点,荡流霞、妙莲香冷。

听垂杨岸,几树鸣蝉,催起游人兴。

虚亭萦曲沼,望不尽、绿叶千柄。

隔水盈盈,似美人临镜。

雪冰藕、凉生罗袂,泛清樽、风吹酒醒。

断云残照,渐花外、天光向瞑。

形式: 词牌: 尾犯

南柯子.咏香串效唐人体

宝串垂襟软,温香著体柔。青丝贯取意绸缪。

只要心心相应、总无愁。步月难寻梦,临风怕倚楼。

江皋玉佩为谁留。又惹一番牵挂、在心头。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浪淘沙.送珊枝归武林

归计太匆匆。难写离衷。孤帆双桨趁秋风。

肠断天涯从此去,甚日重逢。相别各西东。

浪迹萍踪。怜君多病况龙钟。

一纸青书劳怅望,须付征鸿。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