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福山港

我舟欲渡风伯嗔,卷帆夜泊沧江津。

江声拍枕冷不寐,起看河汉无纤尘。

须臾风定水波伏,江妃涌起明月轮。

船头把酒问明月,瓜丘枌社难忘情。

狼山咫尺望可到,一水隔我三家村。

明月问之寂无语,寒光耿耿如相亲。

明朝转柂好风色,月晕北开箕有灵。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船想渡过,风神却发怒,夜晚收起帆,在沧江边停泊。
江水拍打着枕头,冷意让我无法入睡,起身仰望星空,没有一丝尘埃。
风平浪静后,水面恢复平静,江上的仙女似升起一轮明月。
我在船头举杯向月,想起瓜丘枌社的旧情,心中难以忘怀。
狼山近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只有一条江水,隔开了我们三个村庄。
月亮无声地回应我的询问,寒冷的光芒如同亲密的陪伴。
明天航行时,希望能有好天气,月晕预示着北方的箕星会带来好运。

注释

风伯:风神。
嗔:发怒。
夜泊:夜晚停泊。
沧江津:沧江岸边。
河汉:银河。
纤尘:微尘。
须臾:片刻。
江妃:对江中仙女的称呼。
明月轮:明亮的月亮。
把酒:举杯。
瓜丘枌社:地名,可能指故乡或友人聚居的地方。
三家村:三个相邻的村庄。
耿耿:明亮的样子。
相亲:亲近。
转柂:转动舵柄。
好风色:好天气。
月晕:月亮周围的光晕。
箕:星宿之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间在福山港泊船的经历。首句“我舟欲渡风伯嗔”,以风伯象征风雨,形象地写出船行受阻的情景。接着,“卷帆夜泊沧江津”描述了诗人无奈之下收帆停靠在江边。江声拍打着枕头,让诗人难以入眠,他起身仰望星空,感叹“河汉无纤尘”,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清澈。

“须臾风定水波伏”暗示风势渐止,水面恢复平静。诗人借“江妃涌起明月轮”描绘出一轮明月从江面升起的景象,寓意着希望和明亮。在这样的月夜,诗人举杯对月,怀旧之情油然而生,想起了瓜丘枌社的往事。

“狼山咫尺望可到,一水隔我三家村”表达了诗人对不远处的故乡的思念,虽然仅有一水之隔,却仿佛相隔天涯。明月似乎能理解诗人的寂寥,但又无声回应,只有“寒光耿耿如相亲”,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共鸣。

最后两句“明朝转柂好风色,月晕北开箕有灵”,预示着明天天气好转,风向有利,诗人期待着启程,同时暗含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

收录诗词(89)

崔敦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敦礼。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其著作《刍言》编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学

  • 字:仲由
  • 籍贯:河北
  • 生卒年:1160

相关古诗词

前用吉字韵问严子文疾再和问疾之诗不工甚矣既辱和章又承用吉字韵为贶率尔继作敬问起居公自谓平生不服温剂此寡欲之验也何恙不愈诗以见意

日来间何阔,坐见月初吉。

欲往扣斋扉,政恐劳取瑟。

闻公清净缘,巧笑却银栉。

露骨秀寒松,烘晹咽暖日。

钟乳无千两,牙签堆万帙。

爱诗屡忘餐,爱酒勤种秫。

心安身自轻,却老非牛膝。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挽太尉王权章

将军名字著华戎,露甲曾收不战功。

马革裹尸忠贯日,虎头食肉气如虹。

云屯欲倚金城重,星陨俄惊玉帐空。

好象祁连筑新冢,鼓鼙遗恨意何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狼山

裹了青衫簪了缨,此身便是一浮萍。

五年客路春风熟,千里乡关夜月明。

华鹤归来惊物变,白狼依旧逼人清。

山中老宿争迎我,辑杖相呼问甲庚。

形式: 七言律诗

喜晴

我贫可厌回肠煎,负郭近有桑麻田。

入春十日九霪雨,夜听泷泷愁不眠。

雨师欺压春无力,勾引顽阴朝复夕。

丹杏夭桃冻不开,来牛去马昏无色。

晓来鼓舞耕桑民,长天洗净清无云。

羲和鞭日从海底,照出浩荡郊原春。

呼儿买酒聚笑语,门前且无吏呼怒。

今年麦饭滑流匙,更趁新蚕理襦裤。

江头烟树晚戎戎,江南婴笋春事丰。

我亦行抛簪绶去,饱帆西上趁东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