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过朱子葵太守鹤洲草堂对雨分韵得飞字

方花础润晚凉归,隔浦莲舟望渐稀。

林下自闻秋叶雨,灯前亦有草虫飞。

巡檐半湿黄藤杖,倚槛重添白苧衣。

明发霅溪新水下,前村应没旧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朱子葵太守在鹤洲草堂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早秋时节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触。

首联“方花础润晚凉归,隔浦莲舟望渐稀”,以“方花础润”描绘出础石上花朵般的湿润,暗示着清晨的露珠,而“晚凉归”则点明了时间的推移,晚风带来了一丝凉意。远处的“隔浦莲舟”渐渐消失在视野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颔联“林下自闻秋叶雨,灯前亦有草虫飞”,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静谧景象。林间秋雨轻落,草丛中的虫鸣声此起彼伏,这些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诗人通过听觉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森林之中。

颈联“巡檐半湿黄藤杖,倚槛重添白苧衣”,则转为对诗人自身行为的描述。诗人手持半湿的黄藤杖,在檐下漫步,随后又倚靠栏杆,增添了一件白色的苧麻衣。这一动作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悠闲与自在,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喜爱。

尾联“明发霅溪新水下,前村应没旧渔矶”,展望未来,诗人想象着次日早晨,霅溪的水流将更加清澈,而前村的渔矶可能已经淹没在新的水域之中。这一句既是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

释圆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烟雨楼

麦陇春残曲径幽,长堤疏柳系扁舟。

香钩玉鲤芳洲月,岸隔花烟在一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烟雨楼图

烟岚无限雨中情,远近楼台一望平。

吴苑草荒麋鹿走,越江春尽鹧鸪鸣。

长堤柳树迷春渚,白水菰茭绕郡城。

最是晚来新月下,万家灯火隔湖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禾水道中

春早犹寒草未齐,落梅村墅鹁鸠啼。

虎林烟月劳清梦,秀水云山入品题。

竹岸人家门巷静,桑园风景夕阳低。

小桥渔艇閒来往,何处花源更有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烟雨楼

楼空面面绿波平,向晚轻舠试一停。

隔岸烟生天际月,败芦渔火几星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