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菩萨蛮》其一,送别之作。全诗通过对山城风雨和楼台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无限哀愁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山城何岁无风雨”以问代叹,反映出山城久无风雨之象征着时间的静止与平淡。接着“楼台底事随波去”则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情怀,楼台下的事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行渐远。
“归棹望谯门”中,诗人提笔之时,心中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与不舍。棹,即船桨,也就是驾驭小船回家的工具;谯门,是古代城门的名称,这里用以指代家乡或归宿之地。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在归途中的心境,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眷恋。
“沙痕炯断云”则是景象与情感的交融,沙痕,即沙滩上的车轮印迹;炯,形容月光明亮。诗人在这里通过沙滩上断续的车辙和清晰的月光,描绘出一幅别离时刻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诗成空吊古”表达了诗人完成诗作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怀之情。这里的“吊”,即挂念、思念之意,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去回味和缅怀那些已经逝去的时光。
接下来的“想像经行处”则是诗人在心中勾勒出曾与友人同行之地的情景。这里,“想像”表明这些都是诗人的内心活动;“经行”,即常走的地方,指的是朋友共同度过时光的地点。
“陵谷有馀悲”中的“馀悲”,即是剩余的哀伤和不尽的忧愁。陵谷,即山谷,这里用以象征深远而又孤寂的自然环境,也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凄凉与悲戚。
最后,“举觞浇别离”则是诗人在朋友分别之际,举杯相赠,以酒为媒,表达彼此间难以割舍的情谊。觞,即古代饮酒器具,这里指的是宴会上用来祝酒的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深切哀愁,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