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喜袁芳洲相过赋此为赠三首(其二)

忆昔曾同念庵子,岁寒访汝深雪边。

别开闲馆屏人语,不解朝衣藉草眠。

琴意相传中散后,玄言每到漆园前。

正是江东暮云处,再逢携手一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袁芳洲在家中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文人雅趣。首句“忆昔曾同念庵子”,诗人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在庵中共同学习、探讨学问的日子,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接着,“岁寒访汝深雪边”一句,运用了“岁寒三友”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在严冬大雪中探访友人的场景,既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两人在逆境中相互扶持的精神。

“别开闲馆屏人语”写出了两人在安静的环境中,不受外界打扰,自由交谈的情景,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默契。“不解朝衣藉草眠”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两人在闲暇时更倾向于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而非官场的繁文缛节。

“琴意相传中散后”引用嵇康(字中散)的故事,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玄言每到漆园前”则提到庄子(字子休,又名漆园傲吏),借以表达对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入探讨和共鸣。

最后,“正是江东暮云处,再逢携手一凄然”两句,将场景拉回现实,点明了相聚的地点——江东,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同时,通过“再逢”和“凄然”两个词,表达了重逢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对友情的珍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哲理的探讨,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短暂、相聚不易的感慨。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家居喜袁芳洲相过赋此为赠三首(其三)

四十支离一老夫,衰颜恰比列仙臞。

铸金不验身多病,种树无能圃半芜。

长日闭关聊嘿嘿,短衣迎客笑拘拘。

知君昔日探玄意,定有真诠肯示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赠薛仲常

山林钟鼎性俱安,官舍宁非在涧盘。

此日心情真似水,平生臭味本如兰。

阅世方皋谁牝牡,认真桑户且衣冠。

秪应黄马频来往,春日江枫共倚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岁暮有怀诸子

岁暮萧条只自如,南州高士久无书。

樗材在野大何用,种发经年短不梳。

剡水惊心溪雪后,陇山飞梦岭梅初。

祠郎消息凭谁问,万里昆明是谪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张赣州致仕还吴次达夫韵

田园旧在海东头,海上新归张翰舟。

种菊不辞三径晚,采莼将及五湖秋。

人情历尽惟看奕,世事忘来独好楼。

剩有著书心尚在,知君原不为穷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