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戒坛寺的宁静与庄严,以及与昭庆因律师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西湖戒坛寺,近逼九重天”以夸张的手法,将戒坛寺置于接近天庭的位置,突显其神圣与尊贵。接着,“师住无他恼,人言有宿缘”表达了对昭庆因律师的尊敬与赞美,认为他居住于此,是因为前世的缘分,暗示其修行的纯净与超凡。
“莲香熏梵裓,柳色护斋筵”两句,通过莲花的香气和柳树的翠绿,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象征着僧侣生活的清净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昭庆因律师在修行中所达到的境界,如同莲花般高洁,如同柳树般守护着内心的平静与秩序。
最后,“四分南山律,今谁可共宣”则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思考,提出在当今时代,能够共同弘扬南山律法的人已经不多,流露出对佛法传承的忧虑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戒坛寺环境的描绘和对昭庆因律师的赞颂,展现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法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