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惟寅

春江烟霭绿,远树明清旭。

归雁影斜斜,鸣声断复续。

陈君挂帆去,似与雁相逐。

水际白云度,山中甘雨足。

安得从耦耕,柴门艺松菊。

去去且入城,怀抱向谁倾。

姚公有古道,虚夷多远情。

俾尔遂高隐,狂歌乐幽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倪瓒对友人惟寅离别时的深情与感慨。首句“春江烟霭绿”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江景图中,烟雾缭绕的江面在绿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而富有诗意。接着,“远树明清旭”则以明亮的晨光勾勒出远处树木的轮廓,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充满希望的气息。

“归雁影斜斜,鸣声断复续”两句,通过雁群的动态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也暗含了对友人离别后孤独旅程的关切与不舍。雁阵的斜影与断续的鸣声,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

“陈君挂帆去,似与雁相逐”一句,巧妙地将友人的离去与雁阵的迁徙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牵挂,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共同体验和相互陪伴的意义。

“水际白云度,山中甘雨足”描绘了友人行进途中的自然景象,白云飘过水面,山间雨水充沛,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人旅途顺利、心境愉悦的美好祝愿。

“安得从耦耕,柴门艺松菊”表达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能够找到内心平和、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的期许。

“去去且入城,怀抱向谁倾”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孤独感和对倾诉对象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姚公有古道,虚夷多远情”是对友人品格的赞颂,同时预示着友人将遵循古道,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深远的情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更蕴含了对友情、理想生活的深切思考和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听钱文则弹琴

牛鸣野窌中,鸡登山木上。

黄钟杂姑洗,舂容以清亮。

别鹄暮鸣飞,流水春演漾。

爱尔弦手忘,令我形神畅。

忆昔擅能事,宋袁余所向。

钱君生独后,超轶绝尘鞅。

操琴晚闻道,月斧挥天匠。

杳如清庙瑟,朱弦听叹唱。

古道久寂寥,古音亦沦丧。

促轸泪沾缨,歌诗重悲怅。

形式: 古风

为张来仪赋匡山读书处

庐山郁岧峣,上有香炉峰。

影落碧天外,翠玉琢芙蓉。

牵萝读书处,云灯无行踪。

犹遗石岩苔,花开紫丰茸。

愁心飞春雪,宝剑沈双龙。

应化苏耽鹤,归栖千岁松。

仙岩采芝叟,久别倘相逢。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题骊山图

校猎上林苑,洗马昆明池。

霜威肃笳鼓,云气画车旗。

马班陈赋咏,卫霍绥蛮夷。

王风既未远,文明方在兹。

逶迤霄汉上,凤凰尚来仪。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黄本中书斋为写寄傲窗图

庭树绿交荫,时鸟语清绵。

春竹罗径笋,夏花敷沼莲。

慨然三季后,契彼羲农前。

古井汲修绠,空斋絙素弦。

长歌归去来,悟悦陶公贤。

终寻桃源崦,息景穷幽玄。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