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归棹》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船归来时沿途所见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
首联“烟水萦归思,孤帆绕岸回”,以“烟水”和“孤帆”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诗人归心似箭,思绪随着水面的烟雾飘荡,仿佛在寻找归途的方向。孤帆绕岸而回,既表现了归程的孤独,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颔联“村虚木未脱,秋迥雁将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途中所见的乡村景象。秋天的村庄显得空旷而宁静,树木尚未完全落叶,一片生机盎然。远处,大雁南飞,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颈联“客梦几时罢,江花昨夜开”,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外界的自然景象巧妙结合。诗人似乎在梦中与故乡相逢,但梦终会醒,正如江边的花朵,昨日才绽放,今日又凋零。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思考。
尾联“匡山如习隐,先筑读书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匡山,此处借指理想的隐居之地,诗人希望在这里筑起一座读书台,过上远离尘嚣、潜心学问的生活。这一愿望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归途中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生活和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