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雨诗》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玄所作,描绘了大雨倾盆而下的景象,以及大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诗中开篇“徂暑未一旬,重阳翳朝霞”,描述了暑气还未完全消散,重阳节的早晨被阴云遮蔽,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接着,“厥初月离毕,积日遂滂沱”描绘了月亮与星宿的关系,暗示了雨水的累积和突然爆发,如同暴雨倾盆而下。
“屯云结不解,长溜周四阿”则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密布,雨水不断汇聚,形成了四面环绕的水流。接下来,“霖雨如倒井,黄潦起洪波”进一步强调了雨水之多,如同从井中倒出,导致黄色的积水形成汹涌的洪流。
最后,“湍流激墙隅,门庭若决河。炊爨不复举,灶中生蛙虾”生动地展现了大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湍急的水流冲击着房屋的角落,使得门前如同决堤的河流。连日常的炊事都无法进行,灶台甚至出现了蛙虾,形象地表现了大雨带来的不便和混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