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汨罗屈原苦,首阳伯夷饥。
我欲戒孤愤,不与借阶梯。
这首诗通过对比屈原和伯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孤愤之人的同情与理解。"汨罗屈原苦,首阳伯夷饥",开篇即以两位历史人物的遭遇作为引子,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伯夷在首阳山采薇而食,两人都因坚持理想而遭受苦难。"我欲戒孤愤,不与借阶梯",诗人则表达了自己想要避免陷入孤独愤慨的情绪中,不寻求外在的解脱或帮助,而是内心深处的自我调适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的独立精神和内在力量的追求。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悲剧,诗人也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独立人格和坚守信念的重要性。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绿水青山里,禅关锁白云。
胡麻流碧涧,瑶草吐奇芬。
古柏枯无用,长沙虚有闻。
若非亲目击,何以报慇勤。
世路随长短,浮云弄阴晴。
纲常九鼎重,富贵一毛轻。
幻梦迷蕉鹿,愁城破酒兵。
客窗浑不寐,欹枕听鸡行。
诗书今日债,灯火十年劳。
自我希贤圣,谁人擅俊髦。
寒生门外雪,煖拥座中袍。
会得丸中趣,粗心没半毫。
日光摇短砌,树色霭前村。
哲人世已邈,流风今尚存。
密云迷楚岫,明月照柴门。
芹拂芸香合,高斟带酒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