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秀眉无足验,结轖遽为灾。
乡曲三年别,江山万里回。
林闾飞旐入,书剑逐舟来。
坟草枯还绿,重泉不复开。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司马光的挽歌,表达了对故人张元常的深切缅怀之情。诗中“秀眉无足验”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人生前的风采,但其英年早逝,如同美好的画卷被突然撕裂,令人痛心。
接着,“结轖遽为灾”表现了作者对故人的离世感到意外和不忍,仿佛灾难突然降临。"乡曲三年别"叙述了与故人分别的时间长短,而“江山万里回”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强调了离别的心情之沉重。
在诗的后半部分,“林闾飞旐入”、“书剑逐舟来”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境界。其中“林闾”象征着隐逸生活,“飞旐”则是古代车驾的装饰,引申为高洁脱俗之意;“书剑”代表了文武之道,而“逐舟来”则表明了作者对故人生前志趣的追忆和怀念。
最后,“坟草枯还绿”、“重泉不复开”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对逝者永恒纪念的心情。坟墓上的青草随季节变化而枯荣,但这份记忆永远不会凋谢;“重泉”暗示着故人生命的终结,而“不复开”则是作者对于生与死无法逆转的无奈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永恒纪念。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为吏文无害,临民政不苛。
浑金生自美,古井澹无波。
方喜风鹏举,旋闻隙驷过。
善人宜寿考,报施定如何。
嘉李繁相倚,园林淡泊春。
齐纨剪衣薄,吴纻下机新。
色与晴光乱,香和露气匀。
望中皆玉树,环堵不为贫。
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
但馀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
芳菲如可采,岂得侍君轩。
簿领日沈迷,从容乐事稀。
宾朋幸相值,樽酒不须违。
惨澹愁云积,参差远树微。
淹留勿轻散,待取雪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