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申子所作,名为《句》。诗中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幽深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
首句“深城市红尘怎得侵”,以“深城市”与“红尘”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繁华都市与宁静自然之间的隔阂。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便是在喧嚣的城市之中,也有一片心灵的净土,不受世俗尘埃的侵扰。
次句“骨云岩桧老险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云雾缭绕的山峰、历经岁月沧桑的老桧树,以及险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这里的“老险惊”不仅指自然界的形态,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接着,“兴废一掬清泉酌”,诗人以“一掬清泉”为媒介,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相连结。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饮水行为,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象征着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与力量的过程。通过“兴废”二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类历史变迁的思考,暗示了自然之美的恒久不变与人类文明的兴衰交替。
最后,“沈寂徘徊觅句听”,则展示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的状态,以及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在静默中寻找灵感,倾听自然的声音,是诗人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重要方式。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真谛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它不仅是一首自然风光的赞歌,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