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广陵曲六章(其四)》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琼瑶与桃李的对比,以及司花女与梦儿的娇憨形象,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意境。
首句“琼瑶天下种”,以“琼瑶”这一珍贵的宝石象征着高洁与美好,暗示了诗中所描述之物的非凡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造物之美的赞叹。接下来,“桃李路旁枝”则以常见的桃树和李树作为背景,形成了一种世俗与超凡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憨爱司花女,娇怜来梦儿”两句,将焦点转向了人物情感的描绘。司花女,可能是指负责照料花朵的人,或是与花朵有关的仙女,其“憨爱”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呵护;而“梦儿”则可能是诗人的想象或梦境中的角色,其“娇怜”则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温柔怜惜。这两句通过人物的情感表达,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奔月何时下,为云未可知”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借用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追求。其中,“奔月何时下”表达了对回归现实的渴望,而“为云未可知”则展现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期待。这种既向往又担忧的心理状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广陵曲六章(其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哲思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