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超先(其一)

此地凭熊几使君,敬公名姓独超群。

不因健笔曾推美,纵使忘形岂得闻。

词翰莫窥真体要,江山犹带旧风云。

我来访古惟高义,追想区区只自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此地凭熊几使君”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诗人邹浩在诗中提到的“敬公”,以其独特的名声超越了众人,这不仅是因为他卓越的文采和才华,更在于他的高尚品德。邹浩通过“不因健笔曾推美”一句,强调了敬公的名声并非仅仅因为其文才而得,而是因其内在的品质和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敬公的词翰之学并不局限于表面形式,而是蕴含着真正的精神实质;江山依旧,但其中依然留存着敬公当年的风云气概。

邹浩在最后表达了自己来访的目的,即为了探寻敬公的高义,追忆其勤勉的精神。这种对历史人物的深入探讨与缅怀,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高度尊重。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直接抒情的方式,展现了对敬公及其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敬超先(其二)

拾遗流落困埃尘,海内忘形有使君。

长似汉中情义笃,不同常侍死生分。

一时燥湿知难变,万里经营想更勤。

管鲍不忘公亦在,高风犹得后人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寄子发

梅花春里送君行,忽已芙蕖照眼明。

握手定须酬故约,凭栏犹切念高情。

下帷静与忘言会,扇枕凉随喜气生。

只恐悬悬亦知我,有时清梦到昭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蒋彦回

澄庵一别两炎风,回瞩潇湘兴莫穷。

木耸云山常献瑞,鼎收龙虎妙成功。

精神迥出拘挛外,日月都归笑傲中。

闻说芝园转增胜,杖藜行欲绕芳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朱彦明

义薄云霄世几人,零陵邑宰迥超伦。

能明圣主恢洪造,曾是童儿谒紫宸。

衡岳深蟠心不动,重湖闳写惠常均。

别来眉宇知何似,日冀恩还得款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