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万人家井水黄,江南大半田无秧。
乖龙岂是为霖物,贪弄明珠簸日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的春雨给农业带来的影响,反映了农民对旱情的渴望。开头“百万人家井水黄,江南大半田无秧”两句,通过井水变黄和田地缺少秧苗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长时间雨水导致水涝,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的窘境。井水黄说明水质变得浑浊,而江南地区大面积的农田因为缺乏适宜的耕作条件而无法播种,这对依赖农业为生的百姓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
接着“乖龙岂是为霖物,贪弄明珠簸日光”两句,则从神话传说中引入乖龙这个雨水之神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无奈和对及时降雨的渴望。乖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掌管云雨的神兽,这里用它来比喻春雨,既指出了长时间的阴雨并非真正有益的“霖物”,也批评了这场雨水如同贪婪之人弄璋作趣,却遮挡了明珠般的阳光。簸日光即是说这种雨水阻碍了日照,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衬托和富有想象力的神话寓意,深刻地反映了农业生产对自然天气的依赖,以及异常天气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诗人以此表达了对顺境天气的期盼,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然力量无常的哀叹。
不详
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京尘湫隘■蚊多,彼美繁英玉雪窠。
见谓娇柔能特立,肯凭他物学藤萝。
红芳满眼斗风流,谁信春来有客愁。
惆怅不干桃李事,故山烟雨忆松楸。
春蚕运巧起经纶,底事周防反杀身。
鼎镬如归缘报主,羞他肥禄避危人。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