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从姜九绮季索画

公子才华,问骠骑、何如第五。

几席上、千岩万壑,丹青佳谱。

不分胸中藏岳渎,无端笔底惊烟雨。

叹虎头、神妙米公颠,今其伍。神禹庙,松杉古。

西子里,荆榛斧。记兰亭曲水,依稀曾睹。

拙宦长惭疏屐齿,后游恨不生毛羽。

爱云门寺与赤城霞,须君补。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此诗由宋琬所作,题为《满江红·从姜九绮季索画》,虽非传统意义上的古体诗,但其文辞华美,情感深沉,不失为一首佳作。

诗人以“公子才华”开篇,将笔触转向对绘画艺术的赞美。通过“问骠骑、何如第五”,巧妙地将绘画技艺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既展现了绘画的魅力,也暗含了对画家技艺的极高评价。接着,“几席上、千岩万壑,丹青佳谱”一句,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仿佛将读者带入了山川之间,感受自然之美。

“不分胸中藏岳渎,无端笔底惊烟雨”两句,进一步赞颂画家的技艺高超,无论是内心的情感还是外界的景象,都能在笔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叹虎头、神妙米公颠,今其伍”则直接点明画家与古代大师并驾齐驱,技艺之高超令人赞叹不已。

接下来,诗人通过“神禹庙,松杉古。西子里,荆榛斧”等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画家作品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元素。而“记兰亭曲水,依稀曾睹”一句,则借兰亭集会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艺术传承的渴望。

最后,“拙宦长惭疏屐齿,后游恨不生毛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亲临现场欣赏画作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画家能够自由飞翔于艺术之上的羡慕之情。“爱云门寺与赤城霞,须君补”则以对云门寺和赤城霞的喜爱,寄寓了对画家作品的期待,希望他能继续创作出更多佳作。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对绘画艺术的赞美和对画家技艺的推崇,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景观的深情描绘。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旅夜闻蟋蟀声作

试问哀蛬,缘底事、终宵呜咽。

料得汝、前身多是,臣孤子孽。

青琐闼边璎珞草,碧纱窗外玲珑月。

况兼他、万户捣衣声,同凄切。梧叶落,西风冽。

莲漏滴,征鸿灭。似杜鹃春怨,年年啼血。

千里黄云关塞客,三秋纨扇长门妾。

背银釭、和泪共伊愁,床前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有感

白眼看人,谁作俑、嗣宗为虐。

从此后、争相模仿,传来衣钵。

许史府中饶结驷,翟公门外堪罗雀。

把乘车、戴笠旧时盟,成高阁。交道丧,多轻薄。

思管鲍,何由作。笑云翻雨覆,一邱之貉。

对面九疑谁得料,填胸五岳安能凿。

愿休将、腐鼠嚇鹓雏,翔寥廓。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汉宫春.秋日同姜如农给谏散步城隅欧阳公集有真州东园记此其遗址也

白露苍烟,忆醉翁椽笔,曾记东园。

高台画舫安在,风物依然。

重阳近也,觅黄花、共倚危栏。

枫林外,澄江如练,寒鸦千点飞翻。

颇怪并州旧尹,早蒪鲈梦断,偃卧邱樊。

故乡乌衣门巷,衰草荒阡。

干戈满地,何从问、盘谷斜川。

君笑曰、无如此处,濠梁秋水之间。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双双燕.题佟汇白中丞伯仲渔樵图

皤然二老,似江左风流,惠连康乐。

纶竿七尺,雨笠风蓑同著。

长啸东临海若,携手入、天台采药。

从公看弈仙家,拚取斧柯遗却。行脚。苍岩翠壑。

笑肩拍洪崖,弟酬兄酢。山中留客,童子一双驯鹤。

休恋烟霞高卧,看早晚、蒲轮西洛。

须倩妙手长康,重画麒麟高阁。

形式: 词牌: 双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