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却病吟》由明代诗人安廷谔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梦境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首联“齑盐饘粥是清缘,火宅焚空不受煎”,以简朴的生活场景起笔,将日常饮食与内心的清净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解脱。同时,“火宅焚空不受煎”一句,借用佛教中的“火宅”比喻人生的苦难与烦恼,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为外物所累的心境。
颔联“枕上黄粱销绿蚁,观中白骨长青莲”,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黄粱梦典故出自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象征着短暂而虚幻的人生。而“绿蚁”则指酒面上的泡沫,暗喻生活的琐碎与变幻无常。在观中,白骨与青莲并置,形成鲜明对比,白骨代表死亡与无常,青莲则象征生命与希望,这不仅是对生死的思考,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颈联“身留蛮触交争国,梦入羲皇极乐天”,将个人的生存状态与历史、哲学相融合。蛮触之争,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寓言,比喻人世间的纷争与矛盾;而“羲皇极乐天”则是对远古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自由生活的追求。
尾联“五十六年吾事毕,时间贪恋总全捐”,总结了诗人一生的经历与感悟。五十六年的岁月,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成为了过去,重要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保持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真理的追求,不被时间的流逝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梦境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