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襄王不用直臣筹,放逐南来泽国秋。
自向波间葬鱼腹,楚人徒倚济川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政治失策和民生疾苦的场景。襄王不听直臣之言,导致国势衰败,人民流离失所。"放逐南来泽国秋"一句,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传达了国家动荡不安、秋风送爽却也带来了战乱的氛围。"自向波间葬鱼腹"则是对襄王误国政策的隐喻,暗示着国家如同鱼腹般被内部的腐败和外部的侵蚀所困扰。最后,"楚人徒倚济川舟"展现了人民在动荡时局中的无助与漂泊,人们只能依靠破旧的船只渡过难关。
诗中运用了典故和隐喻的手法,将历史事件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以此抒发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通过对襄王时期楚国政治状况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贤良直臣不被重用的哀叹,以及对于民众所受苦难的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年年游览不曾停,天下山川欲遍经。
堪笑沙丘才过处,銮舆风过鲍鱼腥。
冯翊南边宿雾开,行人一步一裴回。
谁知此地凋残柳,尽是高欢败后栽。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
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