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一)

昔在西京日,纵观质前闻。

皇皇九衢里,列第起朱门。

借问所居谁,丞相大将军。

平明事游谒,车马若云屯。

芍药调羹鼎,狒狖铸酒樽。

颂声美东鲁,逸奏出西秦。

回风薄兰气,十里扬清芬。

东家有狂生,容颜若中人。

谬言拟宣尼,幽思切玄文。

著书空自苦,名宦乃不振。

悠悠千载下,安有扬子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京城的繁华景象与人物的复杂情感。开篇“昔在西京日,纵观质前闻”,以回忆的方式,勾勒出往昔京城的盛况,人们在大道上观赏,耳闻目睹着权贵的显赫生活。接着,“皇皇九衢里,列第起朱门”描绘了京城街道两旁,贵族府邸林立,朱红色的门户映衬着辉煌的景象。

“平明事游谒,车马若云屯”则展现了贵族们清晨外出游玩的情景,车水马龙,如同云雾般密集,彰显了他们的尊贵地位和奢华生活。接下来的“芍药调羹鼎,狒狖铸酒樽”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贵族宴饮时的美食佳肴比作调和的芍药汤和狒狖铸造的酒器,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豪华与精致。

“颂声美东鲁,逸奏出西秦”通过引用典故,赞美了东鲁的美名和西秦的音乐,暗示了京城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汇聚之地。而“回风薄兰气,十里扬清芬”则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衬托京城的繁华与高雅。

最后,“东家有狂生,容颜若中人。谬言拟宣尼,幽思切玄文”描绘了一位看似平凡却怀有远大志向的读书人,他自比孔子,虽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而“悠悠千载下,安有扬子云”则是对这位读书人的命运的惋惜,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期待着像扬雄这样的伟大文人能够出现,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复杂面貌和人性的多面性,既有对权贵奢华生活的描绘,也有对普通读书人命运的同情与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0)

余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入为中书刑部主事,以忤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为翰林修撰。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御来犯军,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拜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十月,为陈友谅、赵普胜军包围。次年正月,城陷,自刭。谥忠宣。为文有气魄。有《青阳集》

  • 字:廷心
  • 籍贯:元庐州
  • 生卒年:1303—1358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二)

昊天转时律,大火西南驰。

劲商发群籁,白露降严威。

揽衣起视夜,明月鉴薄帷。

翩翩征雁翔,唧唧寒蛩悲。

红兰委芳采,柏叶亦离披。

乔乔千丈松,孤生泰山隈。

凝霜裂其肤,层冰断其柢。

摧残若倾盖,苍翠终不移。

草木有至性,明哲宜戒哉。

形式: 古风

天门山

杨子博地志,名山屡出王。

但言隐弥匪,崇冠峙嵩梁。

井络通遥甸,天经列钜障。

群峰如菡萏,历乱发金塘。

玉壶既岖崿,天门迥开张。

宛虫连紫盖,母泉溅石床。

入门荫脩竹,中夏若寒霜。

灵鸟多异色,中林皆妙香。

耀真启幽室,积石构瑶房。

万里秘冥奥,千秋阻秩望。

惟应学仙侣,结桂共相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九日鄂渚登高

南州理秋祓,嘉节协乾阳。

爰与幕中友,临眺涉崇冈。

维时天气肃,芬菊已沾霜。

雷雷风振谷,凄凄日在房。

高云敛楚岫,曜景游川梁。

微径出丹林,列坐泛金觞。

佳宾未会合,良会安可常。

英曹幸文雅,献酬宁计行。

预恐还吹帽,烦君戒太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虞邵庵送别图

南州山水丽,中田岁事丰。

时贞文物粲,道合朋辈同。

济济众君子,班坐荫青松。

回洲环偃月,丹林结綵虹。

翔鸥方矫矫,鸣雁亦嗈嗈。

即趣情已展,染翰思弥工。

予亦幽栖者,缨冠朝北宫。

披图诵佳咏,邈尔想高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