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宫二首(其二)

澄碧销云,空青耀彩,一轮高揭重霄。

清入虚襟,明如素抱,皎然尘念都消。

静聆更漏,渐搀入,高风树梢。闲庭深伫。

如水清晖,相对终宵。

当年报国焦劳,臣节光明,天日同昭。

帘外秋光,云边夜色,也曾看月无憀。

绕阶行处,听秋蟀,瑶琴倦调。

千秋如见,今月曾经,照影征袍。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鉴赏

这首《庆春宫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以月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月光的细腻感受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澄碧销云,空青耀彩,一轮高揭重霄”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天空的壮丽景象,澄澈的月光穿透云层,映照着一片碧蓝的天空,一轮明月高悬于苍穹之上,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高远。

接下来,“清入虚襟,明如素抱,皎然尘念都消”,诗人通过月光的照射,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仿佛所有的杂念都被这清冷的月光洗净,内心变得纯净而清明。

“静聆更漏,渐搀入,高风树梢”,在寂静的夜晚,诗人倾听更漏的声音,月光逐渐融入高处的树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闲庭深伫。如水清晖,相对终宵”,诗人独自站在庭院中,与月光相对,直到深夜,月光如同流水般清澈,照亮了整个夜晚。

“当年报国焦劳,臣节光明,天日同昭”,诗人回忆起过去为国家付出的努力,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这种光明的臣节如同天日一般,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帘外秋光,云边夜色,也曾看月无憀”,诗人想象自己曾在帘外欣赏秋夜的景色,看着月亮在云边缓缓移动,虽然有时感到孤独,但月光总能给予心灵慰藉。

“绕阶行处,听秋蟀,瑶琴倦调”,诗人漫步在台阶之间,听着秋虫的鸣叫,仿佛在弹奏瑶琴,却因疲倦而停止了演奏。

“千秋如见,今月曾经,照影征袍”,诗人感慨,无论千年之后,还是现在,这轮明月都能见证他的身影,如同他曾经披甲征战的袍子一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01)

端木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绿意

清晖镜拭,拥翠云渺弥,凉沁空色。

万绿田田,露重风轻,远香飞入瑶席。

高朋沆瀣欣同志,更寿祝,祠宗千亿。

况座中,群彦汪洋,俨泛五湖归舶。

何物催租败兴,恨无牡菊火。噤尽蛙蝈。还俯虚栊。

云影华香,一刹烦襟冰涤。

人生乐事知音聚,漫惆怅,萍踪南北。

又晚霞,添助诗情,柳外断红菡碧。

形式: 词牌: 疏影

绮罗香

戛玉成声,裁云练色,妙造词家上乘。

源水桃华,那复世间蹊径。

正堪拟,初日夫容,有天然,翠香红映。

怕古人须让今人,词坛拔帜到三影。

怜君清况似我,何日遂初堪赋,买山钱乘。

一斛松醪,一盏乳华新茗。

趁江乡、莼美鲈肥,更湘水、月明烟净。

便与君,终夜赓酬,共乘烟外艇。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满庭芳

学勤如君,于今有几,爱好真自天然。

抗心希古,琢磨倍精研。

不惜秋灯剪尽,要纸上、字字平安。

即此是,圣贤心法,三绝记韦编。狂言。

方自愧,倾蠡酌海,测管窥天。转殷勤为语。

佩若兰荃,不择涓流尽受,看溟渤,吞纳千川。

年华健。仔肩万事,浑不为吟笺。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莺啼序

秋光际天荐爽,祓愁怀万绪。恰又逢,佳节中秋。

满城歌管喧处。

我自爱,冷吟闲醉,游踪娴入繁华去。

有翛然,松下清斋,柳阴芳渚。

更拟招邀,啸侣载酒,料知音定许。

江亭路,韦曲城南,碧芦深处延伫。

溯中央,汀州浩渺,伴幽兴,鹭沤容与。

渐忘却,九陌车声,抗尘劳苦。

萦纡一径,极目萧萧,万华飞雪絮。

恣回溯,澄谭远浦。莫霭苍茫,霞绮还明,月华新吐。

烟空露冷,平皋一碧,隔城飞入青山色,快娱游,胜地真天付。

归鸦噪暝,晚炊散入千林,振策欲去犹驻。

萧条浪迹,更不须愁,怕老天有妒。

任挥洒,吟笺共擘。醉墨分题,慷慨淋漓,写将幽愫。

檀槽按拨,金尊行酒。

欢场前事成幻影,问吟豪,还似当年否?

玉龙吹裂西风,无恨悲凉,为怜旧雨。

形式: 词牌: 莺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