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

五管新多事,轻车屡往还。

勤劳成白发,故旧是青山。

树色才分楚,江声未出蛮。

自惭迎候少,无惠及孤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五官忙碌多事务,轻便马车频繁往返。
辛勤劳作已生白发,老朋友如同故乡的山峦。
树木的颜色刚刚分辨出楚地特色,江水的声音还未透露出蛮荒的气息。
我深感接待不周,未能给予孤独无依的人们恩惠。

注释

五管:指五官,即眼、耳、鼻、舌、身。
新多事:新的事务繁多。
轻车:轻便的马车。
屡往还:经常来去。
勤劳:辛勤劳动。
白发:指年老的白头发。
故旧:老朋友。
青山:比喻故乡或长久不变的事物。
树色才分楚:树木的颜色刚能辨识出楚地的特色。
江声未出蛮:江水的声音还未显露出蛮荒之地的特点。
惭:惭愧。
迎候:迎接和问候。
少:不足。
孤鳏:孤独无偶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在阳朔县的繁忙政务与频繁奔波中度过的时光。"五管新多事"暗示了地方行政事务繁重,"轻车屡往还"则体现了他勤勉地来回奔波。诗中通过"勤劳成白发"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付出的努力,"故旧是青山"则以自然景物象征着长久不变的友情和故乡之情。

"树色才分楚,江声未出蛮"两句,运用了地理意象,楚地的树木与蛮地的江流,既描绘了阳朔的地域特色,也寓含了诗人对边远地区的关注。最后两句"自惭迎候少,无惠及孤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给予更多关怀于当地孤寡老人的自责,流露出深厚的为民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的辛劳与责任感,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

收录诗词(219)

陶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 字:商翁
  •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 生卒年:1015—1078

相关古诗词

吟石

守边无一事,江上得閒吟。

醉呓歌微出,狂书墨不深。

潮痕没高岸,月色透疏林。

此意无人解,宵分泪满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芙蓉亭

边柝无声狱讼疏,芙蓉池上避金乌。

民收果实充田赋,匠写空形入画图。

白鸟知机远冠盖,紫鳞贪饵落盘盂。

主人非为清香护,爱此烟波似五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辰州

诏条符节古连今,王泽渐濡岂不深。

赋役未行中国法,讴歌犹带远人音。

采金户簇青莎岸,射虎兵围黄叶林。

寄语湖南滩上客,预将忠信待浮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辰州

东海旧场屋,南江新塞垣。

玺书行绝域,铜柱入中原。

草暖闻鸣鹿,江清对饮猿。

何时一樽酒,重上谢公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