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周尚书诗二首(其一)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阳关与故国相隔万里之遥,年年盼望却至今不能南归。
只有黄河岸边南来的大雁,秋天一到仍可以自由南飞。

注释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汉朝时地属边陲,这里代指长安。
万里:指长安与南朝相去甚远。
一人:庾(yǔ)信自指。
河:指黄河。
南向:向着南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思图景。"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表达了边塞的荒凉与寂寞,以及诗人对远行者或战士的思念之情。阳关往往被用来象征边疆的偏远和长途跋涉,而这里强调的是无尽的道路却空无一人,这种景象让人倍感孤独与悲凉。

"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通过大雁的南迁来烘托出季节更替和天气转冷。这里的大雁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映射了诗人心中的孤寂之情。大雁以群飞行,但在这裡却强调它们河边独立,似乎也在诉说着某种离别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联想,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或战士深切的思念和不舍,以及对边塞生活的无奈与孤独。这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但在这首诗中却表现得尤为深刻。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重别周尚书诗二首(其二)

河桥两岸绝,横歧数路分。

山川遥不见,怀袖远相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闺怨诗

明镜圆花发,空房故怨多。

几年留织女,还应听渡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

一面还千里,相思那得论。

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诗

玉山乘四载,瑶池宴八龙。

鼋桥浮少海,鹄盖上中峰。

飞狐横塞路,白马当河冲。

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树松。

长虹双瀑布,圆阙两芙蓉。

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新蒲节转促,短笋箨犹重。

树宿含樱鸟,花留酿蜜蜂。

迎风下列缺,洒酒召昌容。

且欣陪北上,方欲待东封。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