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义城十景之一的“鸡笼晓月”,诗人刘炳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时分鸡笼山的壮丽景色。首句“林峦多胜概,彷佛类鸡笼”开篇即点出地点,将鸡笼山的美景与鸡笼的形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视觉效果。接下来,“古木千章绕,流泉一脉通”两句,通过“绕”和“通”的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古木环绕、泉水流淌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活力。
“曙光浑杳霭,云气总朦胧”则进一步渲染了晨曦初现、云雾缭绕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神秘感。“玉兔还留白,金乌未吐红”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比作“玉兔”,强调其洁白无瑕,而太阳则还未完全升起,仅是“未吐红”,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降神生俊彦,何必羡高崧”表达了对人才涌现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杰出人物,无需羡慕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蕴含了对人才成长环境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