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

自古维扬厥草夭,露红烟紫不胜娇。

郑风已久名溱洧,洛品犹堪压魏姚。

痛饮莫辞金凿落,清标偏爱玉逍遥。

楚狂小子嗟多病,坐对珍丛不自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自古以来,扬州的花草繁茂,红花紫叶显得格外娇艳。
郑国的风俗久负盛名,如溱洧河畔的浪漫,洛阳的花卉品质依旧能超过魏姚两地。
尽情畅饮无需推辞,美酒如同金凿落般珍贵,我更偏爱那如玉般的清雅。
像楚狂接舆这样的狂士,感叹自己疾病缠身,只能独自面对这满园的珍奇花草,心中抑郁不乐。

注释

维扬:指扬州。
厥:代词,相当于‘其’,这里指扬州的。
溱洧:古代郑国的两条河流,常用来象征爱情。
洛品:洛阳的花卉品种。
金凿落:古代的一种美酒。
玉逍遥:形容酒质清醇,如玉般优雅。
楚狂小子:指春秋时期楚国的狂士接舆。
坐对珍丛:独自面对满园的珍贵花草。
不自聊:感到孤独、无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所作的《芍药》,主要描绘了扬州(维扬)地区芍药花的美丽与风情。首句“自古维扬厥草夭”赞美了扬州芍药的生机勃勃,色彩艳丽。“露红烟紫不胜娇”进一步描绘了花朵在露水和烟雾中显得娇媚动人。

接下来,“郑风已久名溱洧,洛品犹堪压魏姚”借用了古代典故,将芍药的美比作郑国溱洧河边的花草,以及洛阳的名贵品种,暗示其品质之高,超过了魏姚等其他花卉。

“痛饮莫辞金凿落,清标偏爱玉逍遥”则转向饮酒赏花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美酒和芍药的喜爱,认为它们能带来清雅的享受。

最后两句“楚狂小子嗟多病,坐对珍丛不自聊”以“楚狂”自比,暗指自己身患疾病,但仍无法抗拒对芍药的欣赏,独自面对繁花时感到些许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芍药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宋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观雪(其二)

乾坤浩荡渺无涯,龙凤纵横落万家。

似与宓妃矜态度,未应姑射并容华。

排檐巧缀纤纤玉,著树齐开种种花。

料得琼瑶天不惜,等閒狼籍委泥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观雪

卧听跳珠落瓦沟,晓来飞雪冻云稠。

晃观佛国三千界,幻出仙家十二楼。

公子休誇梁苑宴,高人空泛剡溪舟。

何如缚取吴元济,夜半衔枚入蔡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鄱阳湖适遇便风湖面如镜喜而有作

多谢江神不世情,为怜逐客送归程。

一帆风力如飞疾,千里湖光似掌平。

要是吾生仗忠信,自然此意格神明。

反思宦路风波恶,屡触危机梦亦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齐子馀母太夫人王氏挽诗(其二)

向来小宗伯,日侍太夫人。

地占梁溪胜,风流岘首春。

版舆随处乐,綵服逐时新。

欻断萱堂梦,居然迹已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