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操

嬴女去秦宫,琼笙飞碧空。

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

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

丛簧发天弄,轻举紫霞中。

浊世不久驻,清都路何穷。

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

形式: 琴操 押[东]韵

翻译

公主离开秦宫,玉笙在碧空中回响。
凤凰台上烟雾缭绕,凤鸣声随天风飘荡。
又听说周朝的太子,也遇见了仙人浮丘公。
繁音如簧,奏出天籁,在紫色云霞中轻轻升起。
在这污浊世间,不能久留,通往仙境的道路又怎能穷尽。
她一飞冲天,凡人哪里还能再相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离开秦宫升仙的过程,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开篇“嬴女去秦宫,琼笙飞碧空”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女子离别尘世、开始天界之旅的壮丽画面。“嬴女”指的是仙女,“琼笙”象征着仙乐,“碧空”则是通向仙界的道路。接下来的“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神秘与宁静,以及仙女乘风而去的景象。

中间两句“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表明在升仙途中遇到了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周太子和浮丘公,他们或许是引导者,或许是同行者,这增加了诗歌的情节性和深度。紧接着,“丛簧发天弄,轻举紫霞中”则展示了仙女在天界的自由自在地位,她已经能够轻松地驾驭云端之物,漫步于紫霞之中。

末尾两句“浊世不久驻,清都路何穷。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表达了仙女对尘世的超然以及她一旦升仙后与世人的永别。这里的“浊世”指的是凡俗之世,“清都”则是仙界之所在;“霄汉”形容天界的辽阔,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人间缘分难续。

整首诗通过对比尘世与仙界,表现了作者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恒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自然,意境辽阔,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王内人琵琶引

檀槽一曲黄钟羽,细拨紫云金凤语。

万里胡天海塞秋,分明弹出风沙愁。

三千宫嫔推第一,敛黛倾鬟艳兰室。

嬴女停吹降浦箫,嫦娥净掩空波瑟。

翠幕横云蜡燄光,银龙吐酒菊花香。皓魄翻。

形式: 古风

卢溪道中

晓发潺湲亭,夜宿潺湲水。

风篁扫石濑,琴声九十里。

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

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镜

明月何处来,朦胧在人境。

得非轩辕作,妙绝世莫并。

瑶匣开旭日,白电走孤影。

泓澄一尺天,彻底寒霜景。

冰辉凛毛发,使我肝胆冷。

忽惊行深幽,面落九秋井。

云天入掌握,爽朗神魂净。

不必负局仙,金沙发光炯。

阴沈蓄灵怪,可与天地永。

恐为悲龙吟,飞去在俄顷。

形式: 古风

汉阳春晚

汉阳抱青山,飞楼映湘渚。

白云蔽黄鹤,绿树藏鹦鹉。

凭高送春目,流恨伤千古。

遐思祢衡才,令人怨黄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