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二十五)

叔孙诚圣人,能知世要务。

先言诸大猾,以为爪牙布。

汉王方虎斗,矢石宜争赴。

诸生岂能兵,群盗知有素。

短衣变楚制,毋使大王怒。

道亦尚委蛇,希世非无故。

当时谀二世,虎口脱危惧。

狗盗安足忧,守尉自能捕。

斯言诚滑稽,阴已亡秦祚。

直谏亦有时,国奉以坚固。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咏古(其二十五)》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通过叔孙的故事,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叔孙诚圣人,能知世要务”赞扬了叔孙的智慧和对时局的洞察力。接着,“先言诸大猾,以为爪牙布”描述叔孙向那些权势人物进言,为他们铺路,显示了他的政治手腕和策略。

“汉王方虎斗,矢石宜争赴”运用比喻,将汉王比作猛虎,暗示当时的局势紧张激烈,需要勇敢地投入战斗。接下来的“诸生岂能兵,群盗知有素”则指出文人学者难以直接参与军事行动,而“短衣变楚制,毋使大王怒”则建议他们改变形象,避免引起统治者的不满。

“道亦尚委蛇,希世非无故”表达了在复杂社会中应灵活应对,但并非出于刻意迎合。“当时谀二世,虎口脱危惧”讽刺了某些人在权力面前的阿谀奉承,最终却未能逃脱危险的命运。

“狗盗安足忧,守尉自能捕”则指出真正的威胁来自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而“斯言诚滑稽,阴已亡秦祚”揭示了叔孙的言论虽看似幽默,实则暗含对秦朝灭亡的预言。

最后,“直谏亦有时,国奉以坚固”强调了直言进谏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稳固。整首诗通过对叔孙故事的解读,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古(其二十六)

马援处田牧,有羊数千头。

一朝散昆弟,简君聊遨游。

光武非人敌,委身倾阴谋。

为君取隗嚣,聚米成山丘。

移师灭先零,转战平交州。

男儿有汗血,自当死戈矛。

马革包馨香,云台垂勋猷。

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

水崩船不上,凄凉卧壶头。

用兵贵万全,涂有所不繇。

据鞍徒顾盼,一挫失通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古(其二十七)

乾坤造草昧,狗盗方争雄。

干将不善割,势与铅刀同。

少小习兵书,慷慨气如虹。

沈算贵先机,羞为汗马功。

龙腾阶尺木,鹏运须长风。

冉冉岁云徂,衰鬓如飞蓬。

王业尚无始,天心鲜有终。

凄凄梁父吟,感叹将何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咏史赠杨君

张耳从汉高,实用甘公说。

任嚣志偏霸,亦以天文决。

五星射越门,光气分隆准。

甘公言一倡,诸侯尽心折。

圣汉以龙兴,功可齐人杰。

君今治天官,言星复明哲。

手执大人符,机祥虑先泄。

观文以察变,吾尝求五列。

元气斟酌之,欲将斗柄揭。

三易有洞玑,微言幸未绝。

与君为天数,阴阳受开闭。

灾异谨大书,忧患惟崩竭。

天监岂无知,云汉光尚彻。

牵牛终服箱,南箕将失舌。

织女多文章,经纬资吾拙。

君且引兕觥,俯仰毋悲咽。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赠邳州季生

中原何汹汹,英雄日棋跱。

香饵引泉鱼,重币购壮士。

嗟君勇绝伦,昆吾犹未试。

入猷而出铃,中道伤捐弃。

侥倖成功名,王侯久丧耻。

盗蹠脍人肝,仲尼不敢视。

悲哉圣人才,甲兵成虚器。

游鱼脱深渊,飞鸿戾天际。

贫贱聊娱怀,敦我箕山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