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桂花盛开的美景,以及诗人沉浸其中的情境。首句“白玉堂前丹桂发”以“白玉堂”象征高雅华美的居所,而“丹桂发”则点明了秋季桂花盛开的景象,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既高洁又温馨的氛围。次句“水晶宫外月轮高”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水晶宫,形象地描绘了月色的皎洁与明亮,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神秘。
接着,“坐听清漏浑忘寐”一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月光下静坐聆听滴漏声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内心的宁静。这里的“清漏”指的是滴漏,古人用来计时,其声音清脆悠长,常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夜晚的寂静。“浑忘寐”则强调了诗人完全沉浸在眼前的景色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日常的困倦,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极度享受和痴迷。
最后一句“凉露漙漙湿素袍”描绘了秋夜露水的清凉与湿润,以及它不经意间打湿了诗人的衣袍。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长时间停留在此,直至露水沾湿衣物,进一步强化了他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平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