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种树

抚剑欲远适,舍旃辄复息。

四海广大身正孤,东西南北颇同役。

筑室种树反开门,闾里小人哀王孙。

丈夫委顺故在俗,馀事悠悠何足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筑室种树》。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接受。

首句“抚剑欲远适,舍旃辄复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远方的探索,但每当即将踏上旅途时,却又因各种原因而停下脚步,回归现实。这种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束缚之间的冲突,是许多文人墨客在面对社会与个人理想时的共同体验。

接着,“四海广大身正孤,东西南北颇同役”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广泛世界的认知。尽管世界广阔无垠,但个体却显得如此渺小和孤立。同时,无论向东向西,向南向北,人们都在为生活奔波劳碌,似乎都陷入了相似的命运轮回之中。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类普遍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

“筑室种树反开门,闾里小人哀王孙”则描绘了诗人选择归隐田园的生活场景。他建造房屋,种植树木,看似与世隔绝,但实际上并未完全脱离社会。这里的“小人”可能是指普通百姓,而“王孙”则是诗人自指,暗示着即使身处乡野,诗人仍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注与同情。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底层民众的关怀。

最后,“丈夫委顺故在俗,馀事悠悠何足论”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态度。他认为作为男人,应该顺应社会规则,融入世俗之中。而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则不必过于计较。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要兼顾现实生活的责任与义务。

综上所述,《筑室种树》一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由与归隐的向往、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风花

风花不自知,高下逐风飞。

故有多情处,时来点客衣。

仙源应在晴溪侧,弄雪吹香不忍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种莲

雨馀池上清且满,浮萍漂漂绿蒲短。

主人惜此芳意薄,移藕丁宁不辞远。

南陂芙蓉少人识,叠蕊重房无俗格。

托根得地今始逢,西风白露为君容。

形式: 古风

朱云

志士不忘弃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伏鸡搏狸狗袭虎,感激只在精神存。

汉朝陵替外戚盛,五岳振荡三辰昏。

臣强主弱上不悟,庭中唯唯谁能言。

朱生节义迈金石,面劾不避师傅尊。

愿求上方斩马剑,诛一厉百清其源。

天威震怒不我受,利刃接颈雷霆奔。

当前折槛色不变,命在顷刻谁扳援。

昔时仲尼鲁司寇,七日行戮端乾坤。

嗟我此生心不就,冥冥后土埋其冤。

汉家社稷变王氏,张禹虚蒙师保恩。

卓然先见在物表,佞臣败国谁复论。

我愿乘云款天阍,巫阳掌梦招其魂。

立朝蹇蹇辨邪正,无复奸谀开倖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金山廨院

门前松响乱头上,壁上江图流眼前。

松声水响两不辨,似有疑非心悠然,安得乘兴浮轻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