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端阳偶兴》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首联“蕉萃天涯旧业非,两番裘葛淡忘归”,开篇即以“蕉萃”形容远离家乡的荒凉景象,表达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与失落感。接着,“两番裘葛淡忘归”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归乡的淡漠态度,似乎已不再执着于回到那已非往日的模样的地方。
颔联“结繁夏木临窗静,未老春蚕抱叶稀”,转而描写自然景物,以“夏木”、“春蚕”为载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夏木的繁茂与春蚕的稀疏形成对比,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颈联“杜亮爱才知恋主,兰成去国叹无衣”,这里巧妙地引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杜亮和兰成,表达了对才华的珍视与对国家的眷恋之情。同时,“无衣”二字更是道出了诗人流离失所、身世飘零的无奈与悲哀。
尾联“故乡一别音书断,回首江关意绪违”,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与故乡的隔绝与内心的矛盾。一句“音书断”形象地描绘了与故乡失去联系的孤独与绝望,而“回首江关意绪违”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故乡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