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山长老

数间破屋城南街,坐卧一榻心如灰。

现身幻化本无住,疾病问渠何自来。

剥喙谁欤破幽寂,道人定起北山北。

齿冰骨玉两高寒,禅病诗魔俱辟易。

我倦欲眠君且归,篮舆入郭知何时。

贫家客来无准拟,为君时供鸡苏水。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城南的一条破旧小巷中,我独坐一床心如死灰。
生命变幻莫测,本无定所,疾病又从何而来呢?
谁又能打破这寂静,看破一切的道人起身向北山而去。
他的牙齿如冰,骨质清冷,面对严寒与禅病,诗兴也被轻易驱散。
我疲倦了,想休息,你先回去吧,不知何时篮车载你回城。
我家贫穷,无法预料客人何时来访,只能为你偶尔准备些鸡苏水解渴。

注释

破屋:破旧的房子。
城南街:城市南部的街道。
心如灰:心情沮丧如同死灰。
幻化:变幻莫测的生命状态。
何自来:疾病从何处而来。
剥喙:打破寂静的声音。
道人:修道之人。
北山北:向北山的方向。
齿冰骨玉:形容人清瘦如冰玉。
禅病:佛教中的禅定之病,指修行困难。
篮舆:竹编的轻便小车。
鸡苏水:古代一种清凉饮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章甫与北山长老的一次交流,地点在城南破屋之中。诗人的心境如同灰烬般冷寂,他深感人生变幻无常,疾病突然降临,令他质疑其来源。北山长老的到来似乎带来了一丝生机,他的智慧和禅定能打破周围的寂静。长老的气质高洁,牙齿如冰,骨骼如玉,显示出超凡的修为,连诗人的禅病和创作灵感都为之退避。

诗人表达了自己疲惫想要休息,但又不确定长老何时离去的心情。他提到家中贫穷,无法给客人提供丰盛的款待,只能以简单的鸡苏水招待,流露出对长老的敬意和诚挚之情。整首诗通过日常场景和人物互动,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哲思。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常不轻弈棋输松枝笔一篇

南山苍髯翁,阅世几千秋。

终以明自煎,晚为松滋侯。

孙枝后来秀,劲直馀风流。

亦学管城子,来从毛颖游。

故人使江南,江北停归辀。

持赠比岁寒,厚意岂暗投。

形貌若黄槁,风度犹清修。

轻健殊可人,不作绕指柔。

我贫得长閒,造物因冥搜。

诗成呼使前,脱帽明窗幽。

旁无赏音人,赖尔能点头。

无论及钱神,政恐为尔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中秋次韵

秋浦堂前有清集,久客思家泪痕湿。

连年客里作中秋,今岁还家又无及。

山中茅屋冷如水,应念征尘何日洗。

边鸿也解寄归音,旅燕亦能辞故垒。

滔滔四海知音谁,公家公子岁寒期。

殷勤为我拨新酿,煖热向我哦好诗。

我生志愿良自足,肯向天涯长碌碌。

愿君腰金佩鸣玉,从我羹藜饭脱粟。

秋风舟子两相催,侧帽长吟归去来。

开帆转柁清溪口,还山要趁重阳酒。

形式: 古风

书黄叔虎传神卷

鹤骨何清癯,腹空惟贮书。

山林日月长,掉头赋归欤。

松竹岁寒金石友,身后虚名眼前酒。

与世相违岂尽然,江湖犹有丹青手。

形式: 古风

从贾倅乞猫

渚宫茅屋住经年,墙壁苦遭群鼠穿。

旋乞狸奴名去恶,中宵客枕得安眠。

携之俱东泛江水,餍饫鱼腥二千里。

半途忽作楚人弓,儿女怜渠今未已。

昨宵闻说二车家,花墩五子俱可誇。

此诗虽拙胜盐茶,不问白黑灰狸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