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
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
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
若要深藏处,无如此处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选择隐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开篇“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透露了老者的生存状态和心态,准备为晚年做打算,将精力放在园艺上,这里的“抽簪”指的是栽种竹子或其他植物的活动,体现出一种宁静与自然相融的生活方式。
接着,“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表达了诗人终于找到了理想中的隐居之地,在大自然中安放心灵,长时间地得到休憩。这里的“山下”和“初投足”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第三句“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则描写了隐居处的自然景观,“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都是对山野风光的生动刻画,展示了一种幽深而又不失壮丽的自然美景。
最后,“若要深藏处,无如此处深”则点明了这个地方的隐秘和适宜性,是一个理想的隐居之所。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远离尘嚣、深藏于自然之中的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生活状态。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窅窅穷泉埋宝玉,骎骎落景挂桑榆。
夜台暮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
志业过玄晏,词华似祢衡。
多才非福禄,薄命是聪明。
不得人间寿,还留身后名。
涉江文一首,便可敌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