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其一)

走送书堂倚绛纱,瘦藤七尺走惊蛇。

晴沙每要交头拄,寻遍渔翁野老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我手捧书卷走过书堂,倚着红色纱帘,
一条瘦弱的藤杖仿佛在沙地上蜿蜒如惊蛇游动。

注释

走:行走。
书堂:书房。
倚:倚靠。
绛纱:红色的纱帘。
瘦藤:细长而枯瘦的藤杖。
惊蛇:像蛇一样快速移动。
晴沙:晴朗的沙地。
交头拄:相互交错支撑。
寻遍:到处寻找。
渔翁:打渔的老人。
野老家:乡村野外的住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情景。"走送书堂倚绛纱",诗人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自己亲手将书堂里的藤杖交给友人李任道的情景,仿佛那藤杖也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而"倚绛纱"则暗示了书堂的雅致和送别的温馨。"瘦藤七尺走惊蛇",形象地写出藤杖虽瘦长却坚韧,如同惊蛇般灵动,寓意友人的步履矫健或心情激昂。

"晴沙每要交头拄",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晴朗沙地上行走,需要倚杖支撑的场景,"交头拄"既表现了路途的艰难,也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前行的关切。最后,"寻遍渔翁野老家",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在乡村渔家找到依靠,寓意友情的延续和生活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送藤杖这一物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旅途的牵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黄庭坚的诗风素以峭拔奇崛著称,此诗亦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特色。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以金沙酴醾送公寿

天遣酴醾玉作花,紫绵揉色染金沙。

凭君著意樽前看,便与春工立等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以梅馈晁深道戏赠二首(其二)

渴梦吞江起解颜,诗成有味齿牙间。

前身邺下刘公干,今日江南庾子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以梅馈晁深道戏赠二首(其一)

带叶连枝摘未残,依依茶坞竹篱间。

相如病渴应须此,莫与文君蹙远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以椰子小冠送子予

浆成乳酒醺人醉,肉截鹅肪上客盘。

有核如匏可彫琢,道装宜作玉人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