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

东河气高地常冷,越客入山愁目瞑。

蹇驴破帽闯驿门,敝屋疏篱耿灯影。

更阑藉草始一寐,夜半雪来初未省。

窗明恍讶乌绕树,身倦宛同蛙伏井。

鸡鸣起看眼生花,睡熟山童呼不醒。

积深巳觉拥蓝关,势远直疑沾庾岭。

穿檐入隙如有求,塞户填阶岂须请。

瓦沟早滴为炊烟,水面难消因泛梗。

乐事偏宜壮士猎,清气先入诗家茗。

平铺道路混险夷,盖覆乾坤掩瑕眚。

空山难行无客到,高卧闭门终日静。

春来一月尚严凝,天上何人调九鼎。

半生对雪走四方,奇绝爱此林壑景。

长松压重龙虎怒,巨石罗陈□□整。

北风末势更飘扬,斜照馀辉愈光烱。

南望殊怜京阙遥,西顾颇觉归途永。

未须玩物遽忧患,有形易化皆幻境。

明朝阴翳尽扫除,天际诸峰翠相并。

乘兴伸眉且一笑,人生饥寒非不幸。

莫将诗句效苏公,淮阴讵肯侪哙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方孝孺在东河驿所经历的一场大雪,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中独特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

诗开篇即以“东河气高地常冷”点出环境特点,接着“越客入山愁目瞑”一句,既写出了外在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愁绪。随后,“蹇驴破帽闯驿门,敝屋疏篱耿灯影”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在恶劣环境下艰难前行的形象,以及到达驿站后简陋而略显凄凉的场景。

“更阑藉草始一寐,夜半雪来初未省”表现了诗人夜宿驿站时的困倦与对雪的到来毫无察觉的状态。“窗明恍讶乌绕树,身倦宛同蛙伏井”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疲惫。

“鸡鸣起看眼生花,睡熟山童呼不醒”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被山童唤醒,眼前景象仿佛梦境一般的场景。接下来,“积深巳觉拥蓝关,势远直疑沾庾岭”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展示了雪的深厚与广阔。

“穿檐入隙如有求,塞户填阶岂须请”表现了雪的渗透力与覆盖力,而“瓦沟早滴为炊烟,水面难消因泛梗”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雪后的生活情景。

“乐事偏宜壮士猎,清气先入诗家茗”表达了诗人对雪后清新空气的喜爱,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期待。“平铺道路混险夷,盖覆乾坤掩瑕眚”则体现了诗人对雪后世界纯净与和谐的赞美。

“空山难行无客到,高卧闭门终日静”描绘了雪后山中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平静。“春来一月尚严凝,天上何人调九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来临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

“半生对雪走四方,奇绝爱此林壑景”流露出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与对生活的热爱。“长松压重龙虎怒,巨石罗陈□□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北风末势更飘扬,斜照馀辉愈光烱”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风与阳光的不同魅力。

“南望殊怜京阙遥,西顾颇觉归途永”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京城的思念与对归途的感慨。“未须玩物遽忧患,有形易化皆幻境”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沉溺于物质享受,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明朝阴翳尽扫除,天际诸峰翠相并”预示着未来的光明与希望。“乘兴伸眉且一笑,人生饥寒非不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莫将诗句效苏公,淮阴讵肯侪哙等”则是对诗歌创作的自我定位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深刻的哲思,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生活及社会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爱日堂

白日丽青天,朝出扶桑莫虞渊。

堂上有亲雪满巅,坐看白日心茫然。

长绳不可繫,急景如流川。

羲和羲和停尔鞭,高堂一日如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贫

朝餐浆一盂,莫食蔬一盘。

胸中六经粲星斗,笔底万卷驰波澜。

人笑先生穷不耻,先生叹人愚可鄙。

终朝醉饱百不知,何异腥膻饫蝼蚁。

世上群儿昧重轻,每是蝼蚁非先生。

纵令先生穷至老,犹与日月争光明。

形式: 古风

览以德用中二友和东坡喜雨之作

席前衿佩多如雨,危坐谈经亦良苦。

讲堂日晏未朝餐,舌倦唇焦面生土。

小斋退食闻扣门,倒屣起迎咽还吐。

知是两贤送诗至,笑却杜康麾陆羽。

钱也骏马气莫当,陈也奔泉势难禦。

元祐诗坛不易登,俱欲升堂启其户。

文章由来关政教,道术何曾间今古。

每怜陋儒不自量,诋诃前人竟奚补。

浪与唐宋较优劣,有如痴儿侮厥母。

苏公风骨真天人,骇视四海手摩抚。

二南洋溢驺虞出,九韶铿锵凤凰舞。

列仙得道行御风,汉相闲居老食乳。

神奇变化脱边幅,怒骂嘻嚱皆新语。

眼中不复见此翁,云月江山澹难主。

我狂自少喜翰墨,辟若惰农服田亩。

叹彼么么星辰出,望公光?日当午。

二公豪健敢扳附,蓄积穰穰富仓庾。

大篇属和意有馀,坐觉诗名动城府。

当今圣朝任英俊,雅颂再作声教普。

吾衰才薄子勉旃,振起斯文继前武。

形式: 古风

渡淮后寄宗文先辈及诸士友

长淮风颠浪雷吼,争渡千人喧渡口。

蹇驴破帽众所轻,行李甘心落人后。

临淮先生交义深,视我重比双南金。

席前弟子总英俊,相携拥饯淮之阴。

就中孙玘艺且勇,奋袖登舟气增重。

扶颠禦侮况有人,病身幸免波涛恐。

挂帆长啸烟雾开,主人谢客缘城回。

孙也追随不惮险,艰危可仗真奇才。

世俗结交看势利,有势相依无即弃。

贱贫如我岂足怜,脱落凡情见真意。

贤豪邂逅何所无,排难多由奇丈夫。

古人事业望公等,欲辅国步须捐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