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二首(其二)

抱叶吟风相后先,绿杨影里夕阳天。

如何不管人孤寂,却把繁声暗里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在绿杨树的阴影中,夕阳西下时,我独自吟唱着风中的歌。
为什么它不顾及人的孤独,却在暗中带来繁多的声音?

注释

抱叶:抱着叶子,可能指风吹动树叶。
吟风:对着风唱歌或吟诗。
相后先:先后相继,这里指风和歌声相伴。
绿杨:绿色的杨柳树。
影里:在阴影中。
夕阳天:傍晚的天空。
如何:为什么。
不管:不顾及。
人孤寂:人的孤独寂寞。
却:转折连词,表示对比。
繁声:众多的声音。
暗里:悄悄地,秘密地。
牵:牵引,此处指声音吸引。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自然意境和独特情感的诗句,作者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而深长的情怀。首先,“抱叶吟风相后先”一句,以蝉之抱叶鸣声比喻诗人内心的独白与自我交响,这里的“先”字用得极妙,既有先于他人的意味,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绿杨影里夕阳天”则是对景色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温馨的自然环境中。蝉鸣声在这里与绿树和晚霞交织,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意境。

接下来的“如何不管人孤寂,却把繁声暗里牵”则更深一层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句话中,“如何不管人孤寂”表面上是在询问为何不去关注别人的孤独与寂寞,实际上却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反省。紧接着的“却把繁声暗里牵”,则表明诗人宁愿沉浸在蝉鸣声中,也不愿意去触碰那些喧嚣纷扰的人世繁声。这是一个隐逸之心的体现,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避免外界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蝉鸣这一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超脱尘俗的心境。

收录诗词(67)

张明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蝉二首(其一)

翅剪霜绡别样轻,腹饕风露有馀清。

一泓池水两垂柳,彼此赓酬无限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朱陵观三首(其三)

不怪丰年屡足书,此乡民力看何如。

依山靠岭都开垦,二岁为新三岁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朱陵观三首(其二)

一雨丝丝弄小春,物情何许旧还新。

青枫忽换红装束,却笑松杉满面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朱陵观三首(其一)

攲窗飋飋漏风声,坏壁斜斜半草行。

莫怨空斋对尘榻,碧油幢下是书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