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浑无力,纷纷梦未休。

谁呼鹙与寂,莫订蝶为周。

因想诚难诘,飞扬果自由。

工夫何处是,勤看懒安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梦》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修行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学道浑无力”,诗人自述在追求道义的路上感到力不从心,流露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接着,“纷纷梦未休”一句,将这种挣扎具象化为梦境的纷扰不断,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认识。

“谁呼鹙与寂,莫订蝶为周。”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鹙”(一种鸟)和“寂”、“蝶”与“周”的意象,探讨了个体意识与外界环境、内心平静与外界纷扰之间的关系。诗人似乎在问,究竟是外界呼唤着内心的平静还是纷扰,是梦境中的蝴蝶象征着人生的周而复始还是某种特定的意象。

“因想诚难诘,飞扬果自由。”这两句表达了对思考与行动、内心与外在世界之间关系的疑问与探索。诗人思考着,这些思绪与行动是否真的能够自由地飞翔于现实与梦境之间,还是被种种束缚所限制。

最后,“工夫何处是,勤看懒安牛。”这两句提出了一个关于努力与懈怠的问题。诗人似乎在问,真正的努力与专注在哪里?是在勤奋地观察与学习中,还是在懒散中寻求安逸?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反思,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梦境、修行、努力与懈怠等主题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问,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梦西轩旧事

南谷霜松老,伤哉一窖尘。

学迂穷有鬼,诗在护无神。

往日同参尽,残年入梦频。

遗书谁挂眼,衣钵付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云木相参歌

溪翁结茅傍溪南,近山绕屋青如蓝。

天垂四野云到地,千顷万顷罗松杉。

着亭小小寄面势,往来万象窗中含。

有时倚杖日未吐,但见云木朝相参。

苍苍古木大百围,白云无心出复归。

云无尽藏木不老,云木千载长依依。

我醉呼云云不飞,风和万窍如埙篪。

此时此景谁能画,既以名亭聊赋之。

形式: 古风

梦寒斋

故人千载隔幽明,昨夜踌躇过数更。

握手不知为已死,掀髯犹更话无生。

海山兜率归何乡,漳浦咸阳寤自惊。

拥被长吟天未晓,满檐落月泪如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戊午与诸友同谒犀斜南谷二师坟作(其一)

来往松间不计年,学无进趣负师传。

侯芭白发今能几,知付他谁守太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