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峡里撑船更不行,棹郎相语改行程。
却从西岸抛东岸,依旧船头不可撑。
这是一首描写行舟在峡里遇到困难的情景,诗人巧妙地借竹枝词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首句“峡里撑船更不行”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在险峻的山峡中推舟前进已经变得不可能。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一种无奈,也反映出人与自然斗争时的局限性。
紧接着,“棹郎相语改行程”则展示了面对困境时人的智慧和适应能力。棹郎即撑船者,相语指的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在这里,诗人通过“改行程”三个字传达了一种转变和调整,这不仅是对于航行路线的改变,也象征着面对困难时人的灵活应变。
第三句“却从西岸抛东岸”描绘了撑船者不得已采取的一种行动方式。这里的“抛”字用得非常生动,传达了一种力量和决绝,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无奈,因为这种做法显然是在强行改变自然环境。
最后一句“依旧船头不可撑”则是对前述努力的一种总结,无论如何改变方向或方式,最终面对的是同样的困境——在这险峻的峡里,船头依旧难以推进。这不仅是一种实况描述,也隐含着一种哲理,即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有时人的努力和智慧仍然无法改变结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场与大自然力量搏斗的人类活动,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同时也表现了人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和挑战性的赞美。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浯溪见了紫岩回,独笑春风尽放怀。
谩向世人谈昨梦,便来唤我作诚斋。
青鞋黄帽绿蓑衣,钓雪舟中雪政飞。
归自严州无一物,扁舟载得钓台归。
葛制冰餐消几钱,云栖水宿本臞仙。
回头背汗浑如雨,赚却闲身四十年。
二月尽头三月来,红红白白一齐开。
酴醾正要金沙映,莫道金沙只漫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