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三)

问处分明答处亲,纵横有路惯反身。

相如夺得连城璧,秦主安然致太平。

形式: 偈颂

翻译

询问的地方就是回答的地方,纵横交错的路上我常会反思自己。
像蔺相如那样智夺和氏璧,秦王因此安心,天下太平得以实现。

注释

问:询问。
处:处所。
分:地方。
明:明显。
答:回答。
亲:自身。
纵:纵向。
横:横向。
有路:有路径。
惯:习惯。
反身:反思。
相如:蔺相如。
夺:夺取。
连城璧: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秦主:秦王。
安:安心。
然:如此。
致:达到。
太平:天下太平。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三》,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安永。诗的内容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表达了一种智慧的哲理。"问处分明答处亲",意指在提问与回答之间,清晰明确的答案往往源自于亲近和深入的理解。"纵横有路惯反身",则暗示了人们在探索真理时,需要不断反思和转变自己的立场,才能找到真正的道路。

后两句通过司马相如的故事来寓言,"相如夺得连城璧"象征着智者凭借才智获取珍贵的知识或宝物,而"秦主安然致太平"则寓意这样的智谋使得君主能够安定天下,实现和平。整首诗以问答和历史典故,传达出一种智慧的力量和寻求内心平静的主题。

收录诗词(46)

释安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一)

一出一入,半合半开。羸鹤翘寒木,狂猿啸古台。

要知奇特事,当甚破草鞋。

形式: 偈颂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

三人證龟唤作鳖,哑子得梦向谁说。

电光影里浪驱驰,踏破澄潭一轮月。

形式: 偈颂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八)

乞儿拾得锡,暗地空宝惜。

撞著明眼人,一文也不直。

形式: 偈颂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六)

见成底事没商量,剔起眉毛未厮当。

日暮碧天鸿雁断,海门斜去两三行。

形式: 偈颂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