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鸣雁鸣斯,其音嘹嘹。江路远遥,念汝离漂。
鸣雁于飞,肃肃其羽。遵彼脩渚,实维汝所。
洞庭增波,沙朔多风。何宁往来,无恤尔躬。
飞斯鸣斯,求蒲与稗。无俾霰雪,及尔游迈。
高山有石,高木有枝。我思我朋,嗟哉可遗。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鸣雁行》描绘了一幅秋雁南飞的画面,寓言深远。首句“鸣雁鸣斯,其音嘹嘹”,以雁鸣起兴,声音清亮,唤起对远方的思念。接着,“江路远遥,念汝离漂”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牵挂,如同江水绵长,雁行遥远。
“鸣雁于飞,肃肃其羽”描绘了雁阵飞翔的景象,羽毛振动的声音象征着坚定与团结。雁儿选择“遵彼脩渚,实维汝所”,暗示它们遵循自然规律,寻找适宜之地,寓意人应坚守本心,寻找归宿。
“洞庭增波,沙朔多风”则描绘了雁途中的艰难环境,暗喻人生旅途中的困苦。“无宁往来,无恤尔躬”是诗人对离人的叮咛,希望他们能保重自己,坚强面对。
最后,“飞斯鸣斯,求蒲与稗”再次强调雁儿觅食的形象,寓意人们在困境中也要寻求生存之道。“无俾霰雪,及尔游迈”则是对离人安全的担忧,希望他们避开风雨和险阻。“高山有石,高木有枝”,诗人以自然景观寄寓对友情的执着,即使相隔千里,心念犹在。
整首诗通过雁的迁徙,寓言人生的离合与坚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关怀之情。
不详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床有织绮,箧有织素。
请君视绮还视素,怜新不如莫弃故。
樽中有酒盘有飧,听我为歌行路难。
众中欢乐多志气,岂知他人不得意。
白日有时不照地,安得保君常不弃。
天河荧荧西北转,织女牵牛不相见。
由来天上亦别离,何怪人间有悲怨。
世情磷薄恶衰贱,驾车骑马有人羡。
少年不得君爱惜,红颜胜人亦何益。
高树鸟不集,常有东西南北风。
君子众所畏,好恶不合常相攻。
拔剑欲有边,前有虎兕后虺蜮。
抵节徒歌行路吟,高飞未有横天翼。
我发行路歌,诸君请勿哗。
严冬霜雪虽可畏,三春草木自荣华。
人生富贵各有时,不劳辛苦更咨嗟。
百年冉冉宁复多,白日速如东流波。
眼中世事只如此,生前不乐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