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胸中饱藏书,随地皆可屋。
适意即为好,何必重乡曲?
岭南多梅花,亦足慰幽独。
既免怀土讥,乔迁岂非福?
异时须昌刘,从君著芳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知识与环境的理解,认为内心的丰富比物质住所更为重要。他赞赏刘养直在南山建书院,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志向和书籍相伴,都能自得其乐。诗人认为岭南的梅花也能带来心灵的慰藉,不必过于执着于故乡之情,迁移或许也是一种福分。他还寄望刘养直能像古代的昌邑刘氏一样,通过学问留下芬芳的家族名声。整体上,这是一首倡导精神生活和志向追求的诗篇。
不详
旧题墨如新,重会俄九载。
俯仰异今昔,令我重悲慨。
上人渐老大,未觉颜色改。
富贵多危机,山中福如海。
唐虞不可作,大雅何寥寥!
居然正始音,洋溢天历朝。
一鼓声气和,再鼓阴阳调。
令我乐忘味,彷佛齐闻韶。
峄阳多孤桐,因得备采樵。
愿言圣明世,勿弃爨下焦。
礼乐垂百年,圣主乃当御。
奎章五云间,人文日宣著。
子犹师挚始,风比关雎世。
猗欤圣人心,借此发天趣。
麟凤不在薮,甘露降庭树。
大地皆薰风,宁独子琴遇?
阴阳无端倪,大化不少息。
叶落已复萌,泉枯又还溢。
虚盈消长机,今古岂终极?
既见天地心,祸福从测识。
何须泛天河,眷眷支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