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毗陵太守刘君受代东归

往年我作新安民,人人能说刘使君。

使君本一儒者耳,数十年来嗟未闻。

我时屈指今州县,似此贤侯当识面。

那知漂泊千里馀,画戟清香日陪宴。

使君何以人不如,胸中正有万卷书。

清真简淡乃天性,文章政事犹其馀。

向来天子留君住,重与毗陵三万户。

谁教一曲渭城歌,忽作梨花枝上雨。

宦游南北安得同,抚循凋郡还须公。

人生五马亦不恶,与民处处为春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送毗陵太守刘君受代东归》。诗中描绘了对即将离任的毗陵太守刘君的深情送别和对其卓越才能的赞美。

诗开篇即以“往年我作新安民”引出对刘君的回忆,通过“人人能说刘使君”的描述,展现了刘君在民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接着,诗人以“使君本一儒者耳,数十年来嗟未闻”表达对刘君虽为儒者,却鲜为人知的感慨,随后转而赞扬刘君的才华与品德。

“我时屈指今州县,似此贤侯当识面。那知漂泊千里馀,画戟清香日陪宴。”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刘君的相遇与共度时光,以及刘君在政务上的出色表现。通过“画戟清香”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刘君在政务上的高雅与从容。

接下来,“使君何以人不如,胸中正有万卷书。清真简淡乃天性,文章政事犹其馀。”诗人进一步赞美刘君的学识与品性,指出其不仅在文章上有深厚的造诣,在政事上也同样表现出色,且其性格清廉简朴,是真正的君子之风。

“向来天子留君住,重与毗陵三万户。谁教一曲渭城歌,忽作梨花枝上雨。”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刘君受到天子赏识并被留下任职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刘君即将离开的遗憾。通过“渭城歌”这一典故,诗人巧妙地将离别之情融入其中,使得情感更加细腻动人。

最后,“宦游南北安得同,抚循凋郡还须公。人生五马亦不恶,与民处处为春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刘君宦游各地的感慨,希望他能够继续为百姓带来福祉,并祝愿他在未来的仕途上一切顺利,成为百姓心中的春风。

整首诗通过对刘君的深情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与才华,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题孙益远三士堂

稚川晚作罗浮游,渊明暂出还归休。

东坡百谪乃欣慕,孙郎更欲参其流。

四人出处无一似,千载相期风味耳。

要须共著岩壑中,应只虎头知此意。

形式: 古风

从人乞酒

张侯表表霜松立,嗜酒清狂馀故习。

长年种秫学渊明,门外溪流和月汲。

手调溪上百花乳,十日炼成冰雪汁。

糟床夜听秋雨注,诗肠晓放春风入。

饱闻誇说未曾见,但笑书生便饮湿。

尔来消渴卧江海,更似枯鱼过河泣。

倾家饷客古人事,坐看兵厨千斛给。

那知日饮无骨相,咫尺公荣殊不及。

西风昨夜到林杪,左手蟹螯行可执。

新醅早晚定堪斟,冻蚁浮缸应戢戢。

心知问字寂寥久,会遣鸣鞭驰送急。

呼儿洗盏酹先酒,为君快作长鲸吸。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过吴明叟新居

谁开大屋沈沈者,门外垂杨拂车马。

主人四十持节归,高卧绿阴啼鸟下。

冥冥一径傍花入,忽有清池照深夏。

鱼吹落日知镜净,荷受微风看珠泻。

夫君少有湖海气,欲驷长鲸无地跨。

故将能事惊世人,坐向云端差万瓦。

稍培幽桂出窗底,时放青山来竹罅。

人言此兴极不浅,天遣公忙那肯赦。

要须更作辋川图,他日思归聊对画。

形式: 古风

次韵周圣举清溪行二首(其一)

君不见国家有纪狂童干,一溪百绕山千盘。

竹兵草草儿戏尔,震泽以南心为寒。

初如妖禽啸月晓,忽作聚蚋奔醯酸。

九重夜半出秦甲,一麾万里春农安。

书生那知破贼事,且复雪涕论悲端。

忆初仓惶挺身走,江湖满地皆惊湍。

仲宣何暇守漳浦,子美仅能投锦官。

朝愁烽连海峤起,暮恐彗扫星河翻。

忍饥怖死头抢地,破釜跃鱼苔渍冠。

尔时身世狭于掌,俯仰宇宙何时宽。

只今同喜风尘定,慎勿忘忧耽酒圣。

要须剩作舂陵行,为洗吴儿百年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