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诗歌集。它描绘了一位君主或者贵族的仪仗队伍行进的情景,表现了礼乐文化和宗庙祭祀的庄重气氛。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社稷、祖先崇拜以及对王权尊严的表现。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表明诗人在观赏一场盛大的仪式,寻求着这位君主的威仪和典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形象地描绘了仪仗队伍中龙旗飘扬,铃声清脆和谐的景象。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进一步展现了车马器具上的装饰,以及阳光照耀下这些物品散发出的光芒。这里的“鸧”指的是用鸟羽装饰的车辕,显示出古人对美的追求和物质文化的丰富。
"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则转向宗庙祭祀的情境,诗中提到以孝悌之心去祭拜先祖,希望得到长寿的祝福。"永言保之,思皇多祜"表达了对于 祖先美好言词的记忆,以及对其子孙后代的祈愿。
最后"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中,“烈文”指的是这位君主或贵族的英明与功业,而“辟公”则是尊称。“绥以多福”表达了对其能够享有众多福祉的愿望;“俾缉熙于纯嘏”则是在祝愿其能在安宁中享受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仪仗、祭祀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的礼制文化和宗族观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稷安定和王权稳固的美好愿望。
不详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