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仲所作,名为《偶题八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得失、快乐与悲伤的深刻见解。
首句“得莫欣欣失莫悲”,意为得到时不要过于欣喜,失去时也不要过于悲伤。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强调了对事物变化的平和接纳。接着,“乐天忘分我何疑”一句,表明诗人认为顺应自然,忘却个人得失,是无需怀疑的生活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顺应自然。
“丈夫胸次自磊落,作事悻悻非男儿”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价值观。他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应该胸怀坦荡,行事磊落,不应因小事而愤愤不平。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格独立、行为正直的崇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得失、乐与悲,以及对理想人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