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阎都官九月十三日夜对月是夕某与子华圣俞如晦会饮君谟所

秋霖恣淫溢,后土无时乾。

忽惊浮云尽,更觉天宇宽。

凉月如白璧,飞来青冥端。

众星稍灭没,惊鹊自盘桓。

兴发思远游,惜无凌风翰。

聊寻故人家,呼酒浇肺肝。

适与二三子,四座俱解鞍。

意合心同赏,百觞不辞难。

玩古验汉魏,舞姝试邯郸。

诙谐杂谣语,大笑倾衣冠。

足为一时乐,未悟清夜阑。

每至绝倒处,恨君不获观。

明发得新诗,照人莹琅玕。

又知共兹玩,正若相从欢。

君本青云人,淹留尚郎官。

旷怀不自屑,遇景宴且般。

古来悲秋士,局促宋与潘。

相望如辕驹,岂足为君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敞在九月十三日晚上面对明月时的内心情感与生活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赏月、谈古论今的欢乐时光。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秋天连绵不断的雨,大地湿润,天空似乎永远无法干燥。这为后面的转折和诗人情绪的变化提供了背景。接着,诗人突然感到云层散去,天空变得开阔,月亮如同白璧般明亮,悬挂在青冥之间。星星逐渐隐没,惊动了栖息的喜鹊,它们在空中徘徊。

诗人由此产生了远游的兴致,但遗憾自己没有能够飞翔的翅膀。他决定拜访老朋友,借酒浇愁,与朋友们畅谈。聚会中,诗人与朋友们交流古代的故事,欣赏舞女的表演,还加入了诙谐的谈吐,大笑间衣冠尽倾。他们享受着一时的欢乐,尽管时间已晚,但并未察觉夜色的深沉。每当笑声达到高潮,诗人又因不能让友人一同欣赏而感到遗憾。

次日清晨,诗人收到了友人的新诗,如同晶莹的翠竹一般明亮。他知道友人也与他共享了这次欢聚的乐趣。诗人提到友人原本是位高远之士,却暂时留在官场。他的胸怀广阔,遇到美景便宴饮欢歌。历史上许多悲秋的文人,如宋玉和潘岳,他们的命运与诗人相似,被束缚于狭小的空间,但诗人并不为此叹息。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聚会的欢乐、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夜月

执热不可濯,昏昏倦衣巾。

凉月如有情,万里来慰人。

浮云卷层虚,六合随清新。

河汉涵光辉,城郭息埃尘。

兹时一可畏,与子聊相亲。

逍遥夜未央,更益情性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夜起呼徐监簿同看月

夜长愁无端,岁晚易多感。

徘徊中庭步,相与肆遐览。

繁霜冷次骨,皎月清照胆。

幽意暂欲飞,秀色若可揽。

明夕虽复来,素华已应减。

念兹径使醉,无使我心惨。

形式: 古风

南伐诗

兵行何匆忽,百里不一息。

南征有期会,相观各努力。

三年戍西荒,虮虱生金革。

归来席未煖,羽檄何奔迫。

行行当逾岭,五月逼炎赫。

尚有筋骨存,所虞生死隔。

山林如惔焚,溪水沸湍激。

自古皆有言,一夫万人敌。

蝮蛇长相逐,虎豹不可格。

主将贪功名,谋臣贵恩泽。

奈何轻人命,弃置曾不惜。

探汤入其中,未半死已积。

苍生亦齐民,不必皆盗贼。

贤主尚扇暍,仲春犹掩骼。

一身不自爱,所惧失为国。

尧舜有旧书,庙堂为法则。

形式: 古风

城楼送别

惊风走枯蓬,百里不暂息。

密云乘飞雨,前山坐成隔。

蓬老初无根,岂辞远为客。

山高虽可望,路远当不识。

去留类如此,览物意宁极。

鞍马未动间,会合弥可惜。

缓歌送清觞,更醉日将夕。

形式: 古风